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前不久有一句流行语:职场中不要随便骂年轻人,因为他们会随时辞职。可以骂中年人,特别是那些有娃有车有房贷的,他们会装作听不到的。
正如上面这张图所表达的,住房压力,几乎已经成为全社会成年人,尤其一线大城市的紧箍咒,一想就头疼,还没法摘下来。
刚好,上映不到一周,但排片已经寥寥无几的港片《家和万事惊》,就是对这个热点议题的探讨。
《家和万事惊》的背景在香港,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充满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矛盾,整日要面对还房贷、邻里纠纷等外部压力,因此争吵不断。在重重焦虑中,唯一缓解的方法就是看一看窗外远处的海景。
万万没想到,一块巨大的广告牌挡住了他们的视线,而这块广告牌的主人却不以为然。为了捍卫自己的“快乐源泉”,这一家人为了夺回海景展开了各种疯狂计划。
电影的故事看起来很戏剧性,它也的确是根据舞台剧改编的。25年前,一部香港话剧《亚Dum一家看海的日子》获得了香港演艺发展局杰出创作剧本大奖,还成为香港中文大学选定的“香港舞台剧研究”相关科目之必读剧本。这出话剧,即是《家和万事惊》的故事基底。
话剧《亚Dum一家看海的日子》
从电影的呈现方式上也能看到《家和万事惊》的舞台剧基因。故事明显有多幕切割,喜欢用同一场景内的群戏,台词密集,演员声调高且表情也比较夸张。这也是部分观众觉得整体缺乏电影感、很聒噪的重要原因。
这里面固然还是有走了“创作捷径”的痕迹,不过密集的哭闹和争吵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另一个作用:将片中一家人对生活的焦躁转移给了观众,从而深切体会到看海景之时的片刻安静多么重要。
虽然原故事已经过去了25年,但其中的社会痛点依然能深得观众共鸣。就最核心的住房问题来说,《家和万事惊》并没有聚焦“买不起”、“被拆迁”这些更为极端的个例,而是表现了在大城市里更为普遍的情况:居有定所,但环境也谈不上好;贷款基本要掏空一家人,所以大家只能挤住在一起。
为了表现这种不上不下又压力大的现状,电影一开场就给了很多“抓马”的笑料。吴镇宇和袁咏仪饰演的夫妻带着一家人算账,一样一样往小黑板上记。吃过期面包省几百块,用*瓜敷脸代替护肤品省几百块,玩失踪不和朋友去泰国旅游省四千五....
即使已经毫无生活质量可言,距离还完贷款也还有25年,对中年夫妻来说基本上是把一辈子搭进去。
除了自己的压力,一家人还要面对楼上猪肉佬剁肉的噪音,楼下老烟枪抽烟的呛人气味,不舒适的居住环境,使生活更添烦恼。
吴镇宇戏中的角色卢伟文恰好也是房屋中介,从他的职业角色中,更年轻的观众得以看到“租房难”的相似窘境。一对新婚夫妻幻想着开始新生活,然而在预算内面对的却是只能放一个上下铺、没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的环境,想要在大城市立足,第一步就很劝退。
电影中一闪而过的香港住宅区
围绕住房问题,《家和万事惊》基本上将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做了全面展示。
房价高的连锁反应就是养老难。卢伟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只有*府给的一点保险金,被房贷牵绊的一家人也无力送他至专业的疗养机构,只能放在家里照顾。卢伟文的一对儿女甚至还想让爷爷多喝水,好在体检上尿失禁,以提高残疾评定标准增加保险金。
医疗问题也能通过电影短暂一瞥。老父亲病发住院后,床位不够只能睡走廊,医生还喊着快点出院。
因此,“看海景”也不止是争吵时的调剂,更是一家人面对重重重压之下的安慰——虽然穷,但我也拥有一片和有钱人差不多的视角,日子还不算太差。
现实无法解决,只能靠阿Q精神,这就是城市穷人的日常。
当一块广告牌突然出现在对面天台时,一家人仿佛被夺去了救命稻草。
广告牌的主人,*饰演的王小财也是一类人的缩影。他们本对这个城市带有憧憬,被现实教育之后认定老实善良是没有用的,转而改为投机取巧。
王小财树立这块广告牌的出发点也正是这样,以艺术品的名义把广告牌建好,收钱的名义写为“赞助”。只要不体现出商业用途,就无法证明这是广告牌,因此也无法拆除。
在王小财和卢伟文一家针对拆除广告牌进行的拉锯战中,市民生态和*府特色又得以显现。
卢伟文为了证明广告牌确实影响了整栋楼的生活,开始四处收集签名,发起社区大会为自己投票,结果当然是大多数邻居都冷漠.jpg。现代社区讲究“各扫门前雪”的特质展露无遗。
找*府解决?反映问题要排号,要求的资料复杂,名目繁多的部门不知道该找谁,好不容易凑齐了管市容市貌的领导到现场,一听王小财说这是艺术品,又担心这是文化部门的职责自己会越权,说着“回去再开会研究”立刻溜走。
终于走上了解决的流程,从投诉认定完成到拆除,竟然需要六年时间。到时候王小财也许都赚够了钱,自己把广告牌拆除了。
广告牌无法拆除,卢伟文家的房价也直线下跌,想要重新换房毫无希望。
当抛去城市的光鲜亮丽,着眼于更普通的阶层,才能看到生活的本来面目。对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是如此。
除了把日益凸显的现代社会生存矛盾呈现出来,《家和万事惊》还能让人切身感受到身为“社畜”的无奈。这个“社”不仅指公司,还意为整个社会。
在生活里挣扎的人都是卑微的,卢伟文为了解决广告牌的问题而请假,老婆首先担心的是会不会扣奖金。长年的压抑,楼下的老烟枪一把年纪依然会得抑郁症。
影片的最动人之处,是卢伟文推着老父亲出去散步,看着被生活压垮的儿子,父亲安慰道,用勇气撑一撑就过去了,不能放弃。但卢伟文只是说,和勇气没有关系。
于是父亲爬上了堤坝:“我这个没用的人死了,你的负担会不会减轻一点?”儿子慌忙救下父亲,崩溃大哭:“四周都是监控,我会坐牢的。”
不能说这对父子之间没有爱,但生活已令他喘不过气,他实在没有勇气再面对更多令人窒息的事情了。
很多人常常发:活着难受,想死又不敢。在“解脱”和责任感之间,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责任。毕竟我们都不是独立的个体,仍有情感牵绊。
说到这也许你想问,《家和万事惊》明明是一部喜剧片,怎么看起来这么丧?是的,它的内里的确很丧,因为现实就是如此。
但在表现形式上,《家和万事惊》还是很注重港式喜剧的特点。所有人的夸张式演法,就是喜剧呈现的一部分。争吵中会融入很多粤语梗,懂的人会立刻get到笑点。为了去掉广告牌的辛酸过程,也有很多黑色幽默。总的来说整部电影并不缺乏娱乐性。
最后的结局也采用了“梦境映照现实”的幽默手法。为了广告牌走火入魔的卢伟文梦见一家人灌醉王小财并杀了他,惊醒后感叹幸好自己没有违法。
巧合的是,喝醉的王小财敲门说自己家锁眼被堵了,希望从卢伟文家的窗户爬到对面楼的自己家。此情此景竟然和梦里如此相似,并且比梦境更好的是,王小财这是主动“自杀”。
所以明知道有危险,卢伟文还是默许了他的要求。
小人物为了自己的欲望,释放了仅有的一点邪恶,计划失败后,善良的本性还是让他们良心不安。
出于没有阻止王小财爬天台,导致他摔下去失忆的愧疚,卢伟文一家决定不再拆广告牌,而是把图案换成海景,这样一家人就能继续看海了,并且想哪里的海随意选择。
可以说是阿Q精神的极端化体现,也可以说是天生乐观。但这背后,只是普通人尽力在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信念。
好笑之余又很辛酸,以前星爷早就用他的电影教会我们了。
《家和万事惊》还有着一股“香港精神”,不仅是从港产片、TVB里搬来了一众林雪、江美仪这些*金配角,让电影看上去更加“港味”,更在于它又为我们强调了一遍从前看香港影视剧学到的精髓:一家人,最重要的是齐齐整整。
一个月吵架二十次、生活中互相挖苦的一家人,仍然能为了去掉广告牌这个目标团结起来,在关键时刻选择相信对方,一起高唱着“一枝竹仔会易折弯,几枝竹一扎断节难,孤掌莫似依,团结方可以干大事”,全片最大的泪点就此而来。
在波涛汹涌的生活里,能够依靠的除了生活在一起的彼此,又还有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