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干眼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孙的家庭档案馆新华社客户端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39.net/pf/a_4535766.html
孙嘉焯在整理家庭档案中的部分资料。新华社记者张武岳摄新华社济南8月8日电(记者张力元吴书光张武岳)在82岁的山东济南市民孙嘉焯家里,一排硕大的书柜分外显眼,里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家谱”“证件”“学习”等14类上百个档案盒,以及一摞摞老票据、旧照片和泛黄的家书。“基本工资元,粮价补贴1元9毛,肉价补贴5元,洗理费4元……”孙嘉焯从“理财”档案盒里拿出了年的工资单说:“那是工资第一次破百,当时捧着这些钱感觉数都数不过来。”年,孙嘉焯刚刚参加工作时的月工资是26元,花钱需要一分一厘地算,改革开放后收入迅速增长,到年退休时,他的工资已超元。“收入越来越高,到了年月收入就破万了,是最初的几百倍啊!”孙嘉焯说。凡是涨工资,他就会收藏一张工资条,几十年来,已经满满当当地贴了三大页纸。孙嘉焯的家庭档案中的部分老资料。新华社记者张武岳摄提高的不仅是数字,更是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孙嘉焯打开“家电家产材料”档案盒,拿出一沓材料说:“年,花元买了第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那时购物还要票,高兴得睡不着觉;后来换了几次彩电,购置了录像机、VCD、冰箱、微波炉、吸尘器等家电;最初住房仅14平方米,后来搬了四次家,年最后一次换房,住进了目前平方米的大房子……”物质生活富足了,渴望丰富文化生活的心愿也在悄然生长。孙嘉焯的“社会活动”档案盒里有他进入党校学习、在外做分享会的资料,还有一本去年编写完成的书——《家庭档案与美好生活》。孙嘉焯家中这数百盒、上万份的“生活账”像一个个节点串起了一个小家庭走向小康生活的脉络,小家之变也折射着时代的巨变。孙嘉焯展示自己创作的《家庭档案与美好生活》。新华社记者张武岳摄做家庭档案,源于年的一次偶然。“因为在家没找到申报职称的材料,所以决心归纳整理做一个家庭档案,本意是图方便,但我逐渐地感到其中的乐趣与满足。”孙嘉焯说:“做好家庭档案工作,不仅记录了美好生活,提醒自己珍惜当下,还有利于良好家风的传承。”就这样,这位与档案打了近40年交道的“档案人”,退休后依然执着“档案事业”。老伴写的菜谱、儿女寄的信、子孙送的贺卡……情感的浓度丰富了档案的厚度,承载着家事春秋的温度,更反映了一家人迈向美好生活的步履。这些年,孙嘉焯和老伴携手去过国内的许多风景名胜,并将门票、机票、明信片等存进新建的“旅游”档案盒里。渐渐地,还多出了几张国际机票。“孩子跟我说,我是家庭‘档案馆’的馆长,老伴是副馆长,‘档案馆’常年无休,免费查阅。”孙嘉焯笑着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