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干眼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0以下户型难觅乐山楼市陷入小户型 [复制链接]

1#

说到买房,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近就有网友吐槽说,乐山几乎没有80㎡以下的户型了!

看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小编首先是疑惑,但是仔细思考一下之后发现确实如此。以前虽然不能说这样的小户型随处可见,但是绝对也不少,购房者如果有这样的购房需求,完全能够满足。

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在保证居住情况下,肯定是面积控制得越小越容易承受,这也是当初90㎡左右的刚需小三室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原因之一。

小编找了一圈下来,目前乐山新房市场上,户型大多在90㎡以上,个别项目有80㎡左右的产品,真正的小户型,已经很难再寻觅。

在乐山,小户型快要消失了?

小时候的房子,基本就70㎡左右,即使有大户型都并不是主流。看一下现在乐山老城区出租或者出售的老房子就能窥得一二,两室一厅的房子比比皆是,但如果是后来新开发起来的其余,两室户型也是80㎡左右,数量也不多。

不过就算是这样,几年前还是有小户型的,比如城北蓝湾半岛建面约54-61㎡的两室户型,户型设计合理,在当时走量不错,就是当时元/㎡的均价,总价也只需要24-27万左右。

(蓝湾半岛54㎡户型)

再比如罗浮盛世、浪琴湾、时代青江、乐水上城等,两室户型的面积基本在80㎡以下。

(乐水上城67㎡户型)

但是回看现在,今年的新项目除了主打都是80㎡以上的三室户型,甚至还有不少改善类的大户型。比如即将亮相的中盛圆山主打改善类大平层,面积在-㎡之间,同时不少老项目今年加推的房源都是大面积户型,针对的是改善类群体。

当然,也有楼盘推出了小户型,众恒蓝城绿洲和阳光天樾国际城三四期,但全都位于冠英片区,相对而言,这两个项目推出的小户型产品,大多数购房者都是以投资为目而购买。

为什么现在这样的房源如此少呢?

1、小面积二手房房源较多

乐山市中区尤其是老城区,除了临江的小区,其他基本都是70㎡及以下的小户型,两室和一室都有,再加上前些年不少楼盘都有小户型,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新项目需要用改善类的产品弥补缺口。

2、改善居住环境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放开,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置换大房子,大户型成为这波人的首选。开发商最懂市场风向,购房者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楼盘就会呈现什么样的房子。小户型流行,是因为市场以刚需为主;随着收入增长、家庭人口增多,对改善性住房的需求正急剧增加,市场也会向改善类群体倾斜。

3、土地开发成本

从年底、年初开始,乐山土地的楼面价上了另一个台阶,到现在,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火热的市场,但城北、青江、城东这几个片区商住/住宅类用地的楼面价整体维持在元/㎡以上。不少项目采用“高低配”刚需和改善类的组合方式销售,改善类产品的售价自然更高。比如中盛圆山地块,拍地之后就有人预言,这块地会走改善路线,因为元/㎡楼面价,只有改善大户才能撑得起来。

4、节省换房成本

以前小户型式之所以受欢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楼市处于上升期,房价有上涨的空间,除了自己住之外,就算后面有换房的打算可以当做投资。但是现在市场越来越稳定,二手房的价格也不稳定,没有太大增值空间,且换房成本比较大,所以很多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房会选择一步到位,节省换房成本。

(蓝城绿洲69㎡户型)

(阳光天樾国际城70㎡户型)

户型越来越大,到底好还是坏?

不管是哪个行业,一个现象的出现总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户型面积越来越大,对购房者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诚然,户型越来越大,开发商在做产品的时候更简单,也能改善居住条件。但往往会忽略重要的一点,体验感的提升需要购房者付出更多代价。从某种程度上,现在许多的大户型只是简单放大了每个功能空间的面积,没有创意的设计,这对居住本身而言,改变并没有多大。

同时乐山这座城市依旧有一群人需要经济小户型的群体,他们需要得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