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一、什么是屈光不正?
(一)、屈光不正的概念
人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学器官,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完美的光学系统,如同一个照相机,里面包含有很多光学元件。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就像一根筷子插入水中后看起来像折断了一样,这种偏折的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外界的物体通过眼球的光学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称为正视,此时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见图1)。如果物体所成的像没有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即称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正视
(二)、什么是近视?
人眼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当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见图2)。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生不久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视,至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该过程称为“正视化”。从出生~3岁是眼球快速发育期,眼轴从16mm增长至23mm,3岁~18岁是眼球慢速发育期,眼轴从23mm增长至24mm。婴幼儿正视化的过程中,眼轴过度发育增长过快,就会形成近视。近视的临床表现为:看远处模糊,眯眼,揉眼睛。根据近视度数分为:①轻度近视:-3.00D以内;②中度近视:-3.00~-6.00D;③高度近视:-6.00D以上。根据屈光成分分为屈光性近视和轴性近视。前者主要由于角膜或晶状体曲率过大,屈光力超出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在正常范围。后者指角膜和晶状体曲率在正常范围,而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
近视
(三)、什么是远视?
人眼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折射以后,聚焦在视网膜后,这就是远视(见图3)。远视多与生理性眼轴缩短有关,人的眼球在出生时的直径只有16mm,在18岁时可以完全达到24mm。这时如未达到正常就形成了先天性远视。远视根据度数分为:①轻度远视:+3.00D以内;②中度远视:+3.00~+5.00D;③高度远视:+5.00D以上。与近视相比,远视常常不容易引起家长的注意。远视并不是越远越清楚,也会产生视力障碍,并且多有视疲劳症状,特别是中高度远视症状更为明显。孩子在阅读、画画、写字等近距离工作时,如出现头痛、呕吐等现象,要引起重视,这很可能是远视的症状。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有生理性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轻度数,但如果远视度数过高会影响视力,可能造成弱视,特别是左右眼度数一高一低,更容易导致弱视。轻度的远视不需要戴眼镜,会随年龄增长消失。但严重的远视,要及时佩戴矫正眼镜。此外,高度远视还会引起调节性内斜视。
远视
(四)、什么是散光?
散光是由于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形成焦线的屈光状态(见图4)。散光的患者觉得远处、近处的东西都看不清楚。散光的主要表现:①视力下降,视物模物;②视力疲劳、眼痛、单眼重影,近距离工作不持久等;③有时出现斜颈和代偿头位;④眯眼视物,可发生散光性弱视。
散光
二、儿童应该怎样规范验光?
(一)、医院吗?
近视发生了,医院就诊。首先要通过一系列检查排除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的其他原因,之后要进行散瞳验光。青少年儿童眼睛调节能力很强,将睫状肌麻痹后,才能显示真正的度数。特别对于年龄小的儿童、高度远视、散光以及复杂屈光状态的还需要阿托品散瞳验光,以求得准确的度数。鉴于散瞳前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眼科检查如眼压测量等,特别是对于度数增长快的儿童还要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和眼轴测量,这些都是眼镜店不具备的条件,所以家长医院正规验光。
(二)、什么叫散瞳验光,儿童验光必须散瞳吗?
每到节假日带孩子来验光配镜的家长都排成了长队。眼科医生检查后要求孩子散瞳验光,对此许多家长都会有些疑问,散瞳会不会对眼睛有伤害?散瞳后孩子出现怕光、看近困难是不是有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医生为什么要让孩子散瞳验光?青少年儿童由于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眼睛调节力很强。散瞳的实质是使睫状肌完全松弛,放松调节,以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我们的眼睛就像一架“自动变焦”的照相机,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与舒张及晶状体的弹性实现既能看近又能看远。儿童由于近距离用眼过多,有时在短时间内调节无法放松,验光时如果不麻痹睫状肌,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而瞳孔散大是麻痹睫状肌带来的反应。另外,对于有调节性内斜视的患儿,只有通过充分的散瞳验光,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便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三)、散瞳验光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散瞳验光会带来一些正常和异常的反应。正常反应有:
1.瞳孔散大:瞳孔散大后,由于进入眼睛的光线相对增多,患者会出现畏光。应避免强光刺激,尤其避免太阳光直射眼睛,户外活动时应戴遮沿帽或太阳镜。
2.视近困难:由于药物的麻痹作用,散瞳后眼睛会失去看近处时所必需的调节功能。散瞳期间不要近距离用眼,如看书、写字及使用电脑等。由于视近模糊,对小儿要注意看护,以免碰伤。
上述正常反应,可于停止点药(阿托品2~3周;托吡卡胺6~8小时)后逐渐消失。
异常反应:
1.过敏反应:偶见。由于体质因素,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眼部红肿,瘙痒等接触性皮炎表现,需停药或换用其它散瞳药。
2.*性反应:少见。由于用药量过多,被吸收后患者出现口干,脸部、颈部皮肤潮红等表现,适当控制药量(一次用量:水剂1滴,膏剂如米粒大小即可),点药时远离内眼角,点药后要压迫内眼角5~10分钟,可避免药物经鼻泪管至鼻粘膜吸收而引起上述反应。出现上述反应者,大多可自行缓解,可以适量饮水有助于缓解。极个别反应较重者,须停药并咨询眼科医生。
3.眼部胀痛:极少见。个别青光眼体质者,用药后由于眼压升高,会感觉眼部胀痛,需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鉴于在应用散瞳剂的过程中有发生上述异常反应的可能性,用药前需经眼科医生检查,使用时严格遵从医嘱,初次使用阿托品者宜从早晨开始,发现问题时能方便及时处理。
三、近视是怎么形成的,怎样预防近视发展?
(一)、近视的病因是什么,近视会遗传吗?
我国是世界上近视眼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青少年儿童学业负担较重,中小学生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近视眼的发病率随着学业的增多而增加,遗传和环境是影响近视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遗传因素:高度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特别是病理性近视,目前已经定位出与高度近视相关的致病基因;父母均近视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比父母一方近视或父母均不近视的孩子近视眼发生率高6.4倍。环境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照明不足,阅读时字体过小、姿势不良,开夜灯睡眠,缺乏户外运动,摄入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均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近距离用眼过度可导致长时间持续的调节和辐辏作用,眼内充血,眼外肌紧张和压迫眼球,促使眼轴延长而发生近视。另外,不同种族的人近视发病率也不同,亚洲人群的近视眼患病率高于其他种族。
(二)、预防近视发展的措施
我国青少年近视现状十分严峻,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视的防控任重而道远,需要患者、家长、学校、医生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合作。对青少年应重视视力检查,及时发现早期治疗。那么如何预防近视的发展呢?
1.眼部护理:看近处物体时,眼部睫状肌收缩,称为调节,持续的视近,可造成调节张力增高,这也是近视发病的主要机制。①使用调节麻痹药解除睫状肌的调节张力,如阿托品、托吡卡胺等滴眼液,可缓解近视的发展。研究证实低浓度阿托品具有改变巩膜结构的作用,0.01%阿托品具有较好的近视控制效果。②每天进行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注视远方,使睫状肌松弛,达到放松调节的目的,降低近视的发病率。③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书与眼睛距离保持30-45cm;阅读、看电视、玩手机,用眼30分钟休息10分钟。④培养正确的用眼习惯,不要在弱光下看书写字,照明灯应在50W以上,不躺在床上及车内阅读,以免距离过近,增加调节负荷,同时所阅读图书应该字迹清晰、纸张白净。
2.生活护理:①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②平衡饮食,营养均衡,优质蛋白及粗粮均应兼顾;避免微量元素缺乏,研究显示维生素A、D及锌元素缺乏可诱导近视的发生;避免高糖饮食,高糖可引起血液内胰岛素增加而诱发近视,另外高糖可导致巩膜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引起巩膜扩张从而形成近视。
3.心理护理:有些孩子视力医院,或担心被父母责骂而限制看电视的时间,从而刻意隐瞒,造成度数持续升高,矫正视力不良。另一方面,有些孩子配戴眼镜后因活动不方便或担心被其他同学嘲笑而大大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时间,造成近视进一步加深,形成恶性循环。普及对近视的健康教育工作,使家长了解近视的发生发展机制,消除心理误区,对青少年眼保健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四、近视眼到底该不该戴眼镜?佩戴隐形眼镜安全吗?
(一)、什么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有什么区别?
每到假期,来医院检查眼睛的孩子都会成倍增加,经过视力、验光等系列检查,有些孩子被告知已经是真性近视,需要配戴眼镜,而有些则是假性近视。那么,什么是假性近视,如何防止假性近视转变为真性近视呢?假性近视又称为调节性近视,指在常态下为近视,使用调节麻痹药物后近视消失,呈现为正视或远视的情况。通俗来讲,孩子会表现为视力下降,在医院用阿托品等药物扩瞳后视力又恢复的情况。我国青少年近视中约有5%~10%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无需戴镜,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散瞳验光后仍表现为近视,说明是真性近视,就需要进行矫正了。
(二)、近视眼到底该不该戴眼镜?
有些家长对近视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眼镜一旦戴上会更加加速近视的发展从而对配镜存在抵触心理,转而寻找一些治疗仪、按摩等保守治疗措施,对于假性近视,上述措施确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必须配镜的真性近视却是毫无治疗意义的。近视度数的进展与遗传与环境因素有关系,与眼镜毫无关系。配上合适的眼镜,可以改善远视力,对工作和学习都带来极大的方便,还可以减少眼睛疲劳,对眼睛是很有好处的。
(三)、戴隐形眼镜的人怎样保护眼睛?
近视的人群中,很多人出于美观的需要选择了配戴隐形眼镜,即角膜接触镜。接触镜分为硬性接触镜和软性接触镜两大类。普通软性接触镜直接贴附在人的角膜上,透氧性差,可能引发一系列眼部不适,如眼睛干涩,异物感等;同时也容易招致病原菌侵入角膜引发感染性角膜炎等;长期配戴更可以影响角膜内皮代谢,使角膜变薄,角膜缘新生血管生长,所以眼科医师一般都不建议患者配戴普通软性接触镜。那么如果必须配戴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①选择透氧性高的接触镜,定期更换镜片,长时间配戴的镜片表面污染较重,会引起视力下降、眼部刺激、炎症甚至感染等,尽量选择抛弃型等短期应用产品;②减少配戴时间,每天配戴4~6小时,严禁配戴接触镜过夜,长时间或夜间配戴可导致角膜代谢供氧不足,容易导致炎症,引起眼红、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另外有感冒、发热、过度疲劳等可能引起全身免疫能力下降的疾病时,机体对病原菌抵抗力差,也尽量避免配戴;③配戴接触镜的人群中会发生干眼症,顾名思义就是觉得眼睛干涩、异物感和烧灼感,因为接触镜干扰了角膜表面泪膜(泪液在眼睛表面均匀地分布,形成一层液体的薄膜,称为泪膜)的分布,所以需要适当应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羟丙甲纤维素、羟糖苷等滴眼液滋润眼睛,补充水分;④一定要注意眼部卫生和护理清洁,配戴、摘除前应使用温性、无护肤物质的肥皂清洗双手,使用专用护理液,轻柔操作,不留长指甲,用指腹配戴,遇到镜片与角膜粘附较紧时,可先滴润眼液,待镜片松动后取出,不可强行操作,以免划伤角膜;⑤相对于普通软性接触镜,高透氧的硬性角膜塑形镜将会是更优的选择,它与角膜接触面积少,使角膜呼吸更加顺畅,更可以有效延缓近视的进展。
五、近视眼有哪些矫正措施?
一旦近视真的发生了,家长们往往焦虑不已,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希望能够治愈近视。近视眼到底能不能治?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就会发现,大大小小的媒体都在做治疗近视的广告。科学上来讲,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彻底治愈近视,而只能矫正。目前矫正近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是最常见、最方便的矫正近视的方法,但传统的框架眼镜在控制近视进展方面的作用有限。双焦眼镜和渐进多焦点眼镜是特殊类型的框架眼镜,可提供看远、中、近距离均清楚的图像,克服调节迟滞的问题,尤其适合调节滞后和内隐斜的儿童。
2.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包括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等。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虽然满足了美观的需要,但长期佩戴可以影响角膜内皮代谢,使角膜变薄,角膜缘新生血管生长,并且有角膜感染的潜在危险。而角膜塑形镜是公认具有控制近视进展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接触镜。经过特别设计的角膜塑形镜配戴在角膜上,通过对角膜产生一定的压迫让角膜前表面变得更平坦,从而降低眼屈光力。利用角膜形态上的记忆,摘下镜片后,角膜中心部仍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较平的形态,使眼的焦距延长,近视眼的入眼光线的焦点从视网膜前方刚好移到视网膜上,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晚上戴镜睡觉8~10小时,白天无需戴镜也可获得清晰视觉。适用于年龄大于8岁、近视度数增长过快(>0.5D/年)的青少年,屈光度在-1.25D~-5.00D的患者效果更佳。由于角膜塑形镜直接接触角膜,对护理的要求高,其摘戴均需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医院随诊。
3.屈光手术:屈光手术是以手术的方法改变眼的屈光状态,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晶状体屈光手术。临床最多见的是角膜屈光手术。由于角膜的屈光力占眼球总屈光力的70%,故只要改变角膜表面的曲率,就会达到牵一发而制全身的矫正效果,角膜屈光手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矫正屈光不正的。如果是治疗近视眼,激光在角膜中央部切削的组织就比角膜周边部切削的组织多些,使角膜中央曲率变小,类似在角膜上磨镶一个“凹透镜”;反之治疗远视,激光主要切削周边部角膜,相对增加角膜中央曲率,类似在角膜上磨镶一个“凸透镜”。对于散光大,外伤、角膜移植后的不规则角膜,可以通过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量体裁衣”个体化切削,进一步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角膜屈光手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成年人矫正近视的方法,但手术一定要慎重,医院做全面检查后方可确定是否适宜手术。
六、角膜屈光手术有哪几种?
角膜是我们眼睛屈光系统中屈光力最大的部位,所以很多的屈光手术都选择在角膜上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原理就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弯曲度,来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按照手术中是否使用激光可将手术分为两大类:激光类角膜屈光手术及非激光类角膜屈光手术,前者以其安全性高、疗效确切、预测性好及矫正范围大的特点成为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主流手术。
1.非激光类角膜屈光手术:主要有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角膜基质环植入术、传导性热成形术等。这几种手术的共同特点是不在角膜的光学区进行手术,但矫正范围有限。
(1)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是在角膜前表面中央以外区域行对称性放射状切开,使角膜中央区变扁平,屈光力减弱,从而矫正近视的一种方法。这种手术预测性差、屈光回退明显、并发症多且严重等,目前临床上已被淘汰。
(2)角膜基质环植入术:通过在旁中央区的角膜层间植入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的一对半环或一个圆环使该区角膜局部隆起,使角膜中央区变扁平,屈光力减弱,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手术不累及中央区角膜、术后反应轻、恢复快,且是可逆的。但只适用于三百度以内的近视,适用范围小,术后视力波动,有发生散光、夜间眩光、环周混浊等并发症的可能。目前在临床较少应用。
(3)传导性热成形术:通过射频能量产热,作用于角膜上,形成一些微小的灼烧点,以此来矫正角膜,其原理就像塑料袋遇热会伸展一样。角膜曲率的变化大小取决于灼烧点的数量和位置、以及角膜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该手术主要用于矫正远视,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少。
2.激光性角膜屈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准分于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等。
(1)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使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除角膜表面的上皮层,再利用一种波长为nm的准分子激光对角膜中央组织进行精确切削,以改变角膜表面曲率,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优点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缺点是疼痛,视力恢复慢,只适合中低度近视。目前该术式在临床较少应用。
(2)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它先是利用微型角膜板层刀或飞秒激光在角膜上制作一个带蒂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用准分子激光进行角膜切削。本术式适合各种类型的屈光不正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矫治范围广,但具有角膜瓣,术后要避免眼部受伤,以免引起角膜瓣移位。
(3)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类似,只是角膜瓣不同。先用20%酒精浸泡制作上皮瓣,再在暴露的角膜基质床上进行准分子激光消融,最后复位上皮瓣,戴绷带镜。该术式同样存在术后疼痛、视力恢复慢的缺点。目前多用于角膜偏薄、小睑裂、度数低的患者,或者运动员、警察、*人等角膜瓣的远期风险高的患者。
(4)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也叫全飞秒激光手术。手术利用飞秒激光能在超微空间精确聚焦产生光爆破的特点,按照患者术前检查的数据,在患者的角膜基质层制作出一个均匀、光滑、完美的基质透镜,然后通过2毫米的微小切口取出角膜基质透镜,手术就完成了。制作的角膜基质透镜取出后,角膜中央区的曲率发生改变,以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相比传统的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具有“无瓣微创”的特点,减少了角膜损伤,角膜生物力学性质维持更好,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