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最后一天,央行和银保监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宣告个人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必须满足上限要求,而且最“神奇”的是,这个*策没有过渡期,年的第一天就要施行。
这个*策对于调控楼市来说,意味很明显——减少流向楼市的贷款,切断炒房客的资金来源,从而给楼市降温。因为不管是刚需也好,还是炒房客也罢,在如今高高的房价面前,没了银行贷款的支持,还谈什么买房。
这几天,上海、深圳、广州这三个一线城市就爆出房贷额度紧张,上海已有银行暂不能申请房贷,且审批流程加长;广州、深圳多家银行称额度紧张,放款时间未知。只有房价和交易量在去年年底,相比之下没有那么火爆的“北京”,目前还没有银行表示受到房贷新*策的影响。不过考虑到历来3月份是学区房交易的旺季,估计北京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那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我觉得要从银行和楼市两个角度来看。
首先看银行。因为个人房贷集中度的管理要求,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不一样。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是对新增信贷有比例的要求,但是个人房贷的比例限制是包含过去历史业务的。那么不论是已经踩线的银行,还是快要踩线的银行,要保持合规的手段只有两个。一个是增加房贷之外的其他领域的贷款,另一个是减少房贷的余额,包括鼓励提前还款和减少新增房贷。
增加房贷之外其他领域贷款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现在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就算是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也要考虑放贷的风险。特别是过去几年房价整体比较稳定,房贷算是相对优质的业务,所以要立刻转换业务难度是很大的。不过不少银行的确最近在很努力地推消费贷,算是变相的一种调整业务。所以银行面临的将是不得不减少房贷余额,至少在减少新增业务方面继续努力。
那么结果将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额度的银行“忍痛”将业务让给有额度的银行,因为市场自然会选择放款快的银行。然后逐渐大部分银行都没有额度,所有银行的放款速度都会从之前的1个月变成更长的时间(比如3个月)。
但是这个*策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的偏好,只要房价没有大跌,银行依旧“喜欢”房贷业务,只是能做多少,放款速度有快有慢而已。这个*策根本上不会对银行的“利益”有什么大的影响,只是影响银行的“行为”而已。
然后看楼市。回到楼市上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已知银行放贷速度大幅度下降、房贷额度不确定情况下,楼市会怎么反应”。就比如说房贷放款周期真的从1个月变成了3个月,那么房屋交易所需的时间将明显拉长,不同的参与群体(假定都是理性的)也都有不同的反应。
第一,换房一族将不得不面对必须要先卖后买的情况。因为房贷的不确定性和放款时间的延长,理性的交易群体必须要先等到卖房流程走完以后,才能考虑买房。那么作为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的主力群体,这意味着两件事:一个是换房交易速度大幅度下降,另一个是二手房挂牌量和供应量有可能大幅度增加。
这两者对房价都是利空,特别是前者。理由参考3·17“认房又认贷”对换房群体的*策压力。只要换房交易的热情被压住,特别是那些换学区房群体的交易热情得不到金融的支撑,房价很有可能会明显降温。
第二,全款买房的议价能力大幅度上升。同时,着急卖房的议价能力大幅度下降,笋盘有可能变多。
第三,刚需群体不仅选择范围增加,而且有更多的理由“犹豫”。在“认房又认贷”和换房困难的叠加影响下,刚需群体选择“观望”更加合适。面对增加的挂牌量,刚需群体的选择余地也在增加。
第四,投机炒房者的投入现金成本和退出成本都在上升。这对于抑制炒房是个利好。
当然,现在需要关心的是,会不会如预期一般出现大部分银行额度紧张的情况,毕竟目前只是个别银行。所以能有多大的影响,最终还取决于剩余房贷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