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他们克勤克俭的操守和风范影响了一代代人。本文仅以三位开国将*的节俭生活为例,以点带面,从一个侧面彰显革命*人的本色。
“节约标兵”*克诚:晚年病情不断加重时,拒绝治疗和用药。“我已经不能为*工作了,不必为我浪费国家的钱财……”
年1月25日,新四*在苏北盐城举行皖南事变后重建*部大会。根据*中央和华中局指示,*克诚率领的八路*第5纵队改编为新四*第3师,*克诚担任3师师长兼*委。从此,*克诚率部加入到巩固和建设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
苏北地区由于受日伪的残酷“扫荡”和经济掠夺,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抗日*民的生活极度困难。在这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克诚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带领官兵厉行节俭之风,靠发扬勇敢战斗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传统来支撑苏北抗日大局。
年5月,时任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委的刘少奇在一次总结讲话中说:“新四*全*7个师,第3师人最多,花钱却最少,应该学习他们的经验。”为何3师人最多却花钱最少?这与*克诚率先垂范地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无联系。
年秋天,根据地开展生产运动,驻在板湖孙西舍的3师师部也开荒种菜,*克诚与官兵一样打起赤脚下田劳动。有人劝他说:“师长,你很忙,又有支气管炎的老病根,就不要参加劳动了!”*克诚却说:“上有毛主席,下有炊事员,大家一齐动手,就能丰衣足食,渡过难关。我有什么理由不参加呢?”
当时,他还与师参谋长洪学智合种一块菜地,两人利用休息时间将地开出来,然后种上青菜,每天抽空浇水除草。那段时间,战士们时常会看到敬重的老师长背着粪筐拾粪积肥。
年初,3师供给部在赶制夏季服装时,出现了棉布不足的问题。*克诚提议,改革制服样式。3师的*服上衣去掉翻领和两个口袋,裤子由宽大的中式裤腰改为西式小裤腰,*帽减掉翻沿,官兵不发绑腿布。这样积少成多,整个3师部队一下子节约服装面料万余米。当时,群众分辨是不是3师的官兵,从服装上一眼便能认出。
在生活上*克诚也从来不搞特殊。当时中央有指示,对师以上干部要给予特殊照顾,师以上一律吃小灶。这年春季,日伪*开始大“扫荡”,师部转移到阜东县的六朵镇后,管理员因一时筹不到粮食,就弄来一些盐篱子煮了让大家充饥。
就在管理员思付着是否也让老师长随大家一同吃水煮盐篱子之时,*克诚对管理员说:“大家都能吃,我就能吃嘛!能填饱肚子就行!”一边说,一边自己动手盛上一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后来,每到年节,当地一些进步绅士便送来些水果糖茶慰问他们眼中德高望重日夜操劳的*师长。因盛情难却而实在推脱不掉时,*克诚便让医院里的伤病员分享。
新四*战士的*帽,沿用了国民**队陆**帽的式样。这种*帽,在后脑勺处多一道双层布箍。实际上,这种帽箍平时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是作为装饰性的线条。*克诚早就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要把这道帽箍由双层改为单层。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唐棣华(*克诚的爱人,时任*的秘书),唐棣华没有介意道:“一个小布条能有多大油水啊!”*克诚一听,认真起来,“一个帽子一个小布条,一百个帽子就能用尺量了,我们全师一万五千多人,算起来就能节省上千尺的布,要是全*算起来,那就更多了!”“来,你试试看。先把这顶帽子改为单层箍,我先戴。”唐棣华立即掏出针线包,把*克诚的帽箍拆下来,把双层箍剪下一半后,又缝了起来。*克诚接过帽子,往头上一戴,高兴地说:“跟双层箍的帽子不是一样戴吗!”
第二天一早,*克诚又把这顶改过的帽子交给师部其他几个干部戴,大家都一致喊好。于是,在*克诚建议下,*部*服厂立即把*帽的双层箍改成单层箍,为部队节省了成千上万尺布。在那艰苦的斗争岁月里,能省下这么多布,确实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来,又一个冬天到了,干部战士们纷纷穿上了棉衣。师部管理员张兴旗拿出*克诚的棉袄,左看看,右看看,心里想:“这件棉袄已穿了四五个冬天,早该换一件了。”正在这时,*克诚走了进来,张兴旗把*克诚的那件棉袄抓在手里抖抖说:“*师长,这棉袄领子袖口都破了,还有好几处已补了补钉,给你重换一件吧?”*克诚接过棉袄,仔细地看了看,回答说:“破了,再补一补,还能穿吧!”说完,他接过旧棉袄,拿出针线包,缝补了起来。
年底,当3师师部开展评选“节约标兵”活动时,师部上下不约而同地推选自己的师长兼*委*克诚为“节约标兵”。
年,*克诚复出工作,从山西回到北京,担任*委顾问。考虑到他眼睛不好,上下楼不方便,安排他住到南池子的一处平房小院里。房子是年建的,面积还可以,就是太旧了。后勤管理人员申请了一笔维修房子的经费,准备将房子好好翻修一下。*克诚一脸严肃地说:“不行,不行!不要大修,简单一些,哪里透风漏雨,就修哪里!”工作人员拗不过他,只好按他的意见办。
后勤管理部门得知*克诚不愿换房住,又不同意彻底整修,便准备将临街的墙和门楼加高一些。*克诚听说要花一两万元,又拒绝了:“修那个东西干什么?现在这个铁门虽然旧点,可是蛮结实嘛!门就是用来出出进进的,要装那么好那么高干吗?像这种装门面的东西咱们宁肯将就点也不要乱花钱!”
管理部门只好将准备好的材料退回去。
*克诚家里的暖气,是由烧煤取暖,热量不足。管理部门打算对暖气进行改装,换成由热力管道供暖。换热力管道需要花三万元钱,大家知道*克诚不会同意,便想趁他不在家的时候更换。管道地面挖开一半,*克诚就回来了。他问管理部门,这个管道周围老百姓能否用得上?
得知投资太大,老百姓目前用不起,*克诚便死活不同意改造了。他用拐杖猛戳地面,说:“三万元?!你们怎么能因为我这么大手大脚地花钱?现在我们国家还很穷,把钱用到更紧要的地方去!我这里能烧煤取暖已经不错了,赶快停工!”于是,一截挖开了的地方又用土填上了,运来的暖气设备又运走了。
直到*克诚去世,他所住的南池子房子也未大修过。
年,*克诚同志的病情不断加重,他开始拒绝治疗和用药。他说:“我已经不能为*工作了,不必为我浪费国家的钱财……”他还多次以马克思的女儿、女婿拉法格夫妇在晚年为不增加*的负担而自己结束生命为例,要求医生不要对他进行抢救。年12月28日上午,*克诚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后勤雄才”杨立三:在一次*队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都说我*是“小米加步枪”,这“小米加步枪”是怎么加在一起的呀?你们有没有想到杨立三?没有他,我看你们只有小米,无枪可加!
在我国的许多字典、词典里,如《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大词典》里,都新收了一个字:依。
此字读音为“西”或者“系”。基本释义为:老解放区一种计算工资的基本单位。一依等于几种实物价格的总和。它的发明人就是八路*后勤部长杨立三。
这个字诞生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当时由于战争,再加上连年的大旱和大面积的蝗灾,农业歉收,导致食盐及一些日用品的价格直线上升。这对实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即服装由公家发,伙食是工资制)的*工厂工人来说,造成了生活上的极大困难。尤其是一些老工人和技术骨干,都是靠工资养的年。
当时由于战争,再加上连年的大旱和大面积的蝗灾,农业歉收,导致食盐及一些日用品的价格直线上升。这对实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即服装由公家发,伙食是工资制)的*工厂工人来说,造成了生活上的极大困难。尤其是一些老工人和技术骨干,都是靠工资养家的,过去可养活3个人的工资,现在一个人也不够用了。虽然后勤部也想办法给工人们涨了两次工资,但工资的增加数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造成了部分工人的情绪波动,影响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杨立三经反复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决定将以货币为单位计发工资的办法,改为以实物为单位计算发放。这样,不论物价如何涨,大家得到的实惠不会变。这个“实物”他们选择了小米,各种费用都用小米的数量来表示。比如津贴费,原每月1.5元的改发小米12两(老秤,16两为1斤),菜金每人每日改发小米3两,医生每月发小米6~10斤,等等。
后来,从部队到地方,几乎都以小米为标准来计算经费。这时,就需要有一个字表示这种实物名称,于是,杨立三就创造出了“食”“衣”相加的“依”字。至于读音,他取了口头经常说的“系数”的“系”音。
一个“依”应该含多少实物呢?经过大家的计算和实验,最后统一为一依,包括中等小米2斤、中等小麦2斤、食油5钱、盐5钱、中等上白布1方尺、中等家用煤1.5斤。一个“依”节约一点用,可供一个三口之家一日的生活费。
用“依”计发工资的办法是:发工资时,先按驻地各种实物每月15日中午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每依的值,再算出每人应得的工资,然后折合成货币发给个人。为了使依的价值真实合理,各单位都成立了由*(*支部)、*(行*后勤)、工会组成的三人小组,每月统一到市场调查研究。由他们确定的依值,领导和群众都信得过。
当时,从厂长到学徒的工资等级共分20个左右。一般来说工程师的工资最高,为依到依左右。技术工人的工资为46依到依左右,养家糊口基本上不成问题。
以依计发工资的办法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尤其一些带家属的技术工人生活有了保障,工作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这种开始用以依发*工厂工人工资的做法,后来也被推广运用到了*费的计算方法上。国家财*部原副部长、当年晋冀鲁豫边区*府副主席戎子和在他著的《晋冀鲁豫边区财*简史》一书中写道:“年后,由于物价上涨了三倍多,为了稳定*事供应,*费改按菜金和公杂费所需几种主要实物折合一种‘实物分’,也叫‘依’(是八路*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同志创造的一个字),按月领发*费,按当月之‘实物分’中所包含的几种实物市价加起来综合计算。
这种‘实物分’制,一直实行到建国后年物价稳定后才取消。全国解放后,有一位著名民主人士看到我们所定的供给标准和供给制度,极口称赞说:‘这是一门极具体复杂的科学,共产*真了不起啊!”
杨立三以他的聪明才智,不但有效地解决了物价飞涨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困难,而且为人民*队的服务工作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由于杨立三的贡献,毛泽东很是看重他。在一次*队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都说我*是“小米加步枪”,这“小米加步枪”是怎么加在一起的呀?你们有没有想到杨立三?没有他,我看你们只有小米,无枪可加!
在年中央计划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时,毛泽东又于5月6日就会议的议题和准备工作专门致信陈云、薄一波、李富春,点将杨立三参加:“五月二十日开始的财*会议,应讨论些什么问题,请你们考虑一下……似乎预算问题,增薪问题……*费问题(杨立三应参加),均应有所讨论。”仅仅一句“*费问题(杨立三应参加)”,就足以看出毛泽东对这位我*“后勤雄才”的器重。
新中国成立后,经*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名,解放*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被毛泽东任命为国家食品工业部首任部长。
杨立三身兼解放*总后勤部和国家食品工业部两个部长。总后勤部已经初具规模,并已经运转多时,但食品工业部却还是一片空白,从办公地点到人员,都还是零,需要杨立三从头抓起。
为什么要任命杨立三担任国家食品工业部部长?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他长期搞后勤*需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后勤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央*委总后勤部部长,有管理*队*需工作包括食品工厂如面粉厂、榨油厂、饼干厂、奶场等的经验;二是新中国刚成立,我们还缺乏食品工作方面的专门管理人才,我们的*府是从战争时期过渡来的,不少领导人仍来自*队方面。
年11月28日,杨立三与世长辞,身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却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后勤工作史料一一20多本工作日记。
在杨立三逝世后,周恩来总理评价他的一生“是共产*人和革命*人的楷模,是我*后勤工作和财务工作人员的楷模,也是其他工作人员的楷模。”年底,杨尚昆、宋任穷等联名撰写了《后勤雄才风范昭人——纪念杨立三同志诞辰95周年》一文,深情地回忆了杨立三为我*后勤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
“老战士”李聚奎:80岁时写下一段“座右铭”:“纵然给我再多的权力,也不去以权谋私;纵然给我再多的荣誉,也不忘记艰苦奋斗;纵然让我再活80岁,也不停止革命。”
李聚奎4年12月出生在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从小务农。他曾读过一年多私塾,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目睹社会的种种不平等,他的心里充满困惑。年,大革命的风暴席卷湖南,他开始听到有关革命的新鲜事,心里浮起希望。当北伐*路过家乡时,22岁的李聚奎和同乡的4个小伙伴,背着家里投奔了北伐*。为防止家人到部队找自己,他改名为李聚奎,走出了把握自己命运的第一步。
晚年的李聚奎回忆过自己第一次见到朱德同志的情况。
红5*的战士大部分是原来旧*队的老兵,到达井冈山后,听说红4*的朱德*长要来讲话,觉得他一定穿得很好,坐着轿子,因为旧*队的*长就是那样。那天,是彭德怀同志陪着*长来的。*长上身穿了件黑棉袄,下身穿着条*裤子,头上戴着顶灰色八角帽。
彭德怀介绍说,请红4**长讲话,大家欢迎。刚说完,大家都笑起来了,心想:*长就是这个样子啊!*长马上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他讲:“同志们不要笑,无产阶级的*长就是这个样子的。革命总是要经过一个艰苦的阶段,不经过一个艰苦奋斗的阶段,革命就不能成功。”
李聚奎还讲过朱总司令的另一个故事:年第二次反“围剿”时,红*主力几万人集中在东固地区,准备作战。由于人数多,粮食供应非常紧张。有一天,朱总司令带领多名团以上干部,到李聚奎当团长的27团视察工事。师长徐彦刚告诉李聚奎要招待参观人员吃午饭。这可把他难住了。他问3连连长贺振东:“你们连中午吃什么?”“只有1升米粉,掺了些小竹笋和田螺,煮了一锅糊糊。”“好,就把这锅糊糊先给参观的人吃,你们等下再想办法吧。”
开午饭时,李聚奎先盛了一碗给朱总司令,朱总司令吃了一口,连声说:“好吃,好吃。”谁都明白,1升米粉煮上百号人吃的大锅糊糊,既无盐也无油,田螺是腥的,竹笋又是涩的,这怎么能好吃呢?后来,李聚奎才知道,朱总司令平时吃得还不如部队,那次糊糊已经是改善伙食了。
李聚奎说官兵同甘苦,干部冲锋在前、享乐在后是革命队伍的重要优良作风之一,也是红*与旧*队之间的重要区别。红*干部在分配缴获的衣服、干粮时,总是先战士后干部。遇到东西比较少时,1人分1件或1块,先发给战士们,最后干部自己就没有了。
李生雨为李聚奎之子,退休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北京*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教授。在整理父亲李聚奎遗物的时候,他发现了李聚奎日常记事用的一个小本子,其中一页上有三句话:“纵然给我再多的权力,也不去以权谋私;纵然给我再多的荣誉,也不忘记艰苦奋斗;纵然让我再活80岁,也不停止革命。”
这是在年12月31日写的,这一天正是李聚奎80岁的生日。显然,这是李聚奎将*在自己80岁生日的时候默默写下的内心独白。
这短短的三句话,不仅是给他自己写的“座右铭”,更是给后辈留下的最珍贵的无价之宝。
全20本现货正版红色*克诚陈赓谭**事人物中国历史书籍传京东¥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