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讲道理,今天讲故事,是峰哥在买房子这个事情上,碰到的真实事情,价值百万。
一、一定要利用好首房首贷
第一个当然要说一下峰哥自己买房失误的故事了。
17年那个时候,爱人在南京上班,为了有个住的地方,不需要两个城市来回跑。
想在南京买房,于是开始看房了,当时南京的房价已经连续上涨了十几个月。
对南京楼市有点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主城区新房极少,而且需要摇号排队。
于是就把目标放在了主城区的二手房,主要的位置见下图,基本都是老破小。
当时买房的时候第一次办理W左右的贷款,感觉是个天文数字,于是尽量多的支付了首付,同时手里还留了一点现金,防止月供还不上,买了个面积只有50平的小两室。
左右的月供看起来确实蛮多的,可是过了3年,随着收入的上涨,这个月供基本都不是事了。
对未来完全没有任何的预期和想法。
后来20年的时候,一家都到南京来了,两室的小房子完全不够住,只有重新买了一套。
当时就想,要是17年的时候如果能用尽手里的钱,再用足30%的首付在主城区买个三室套,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到了22年,由于一直空置着,就给出租了出去,现在这套房子的房贷基本不用担心了,租金已经可以覆盖月供。
二、买房这个事情上,怕麻烦就一定会多花钱的
流程繁琐有个朋友,前两年换了一套房子,0W收了15W的中介费,还是友情价。由于长期的市场营销,去绿中介买房成了一种常见的选择,房源真实、售后保障、服务到位、学历优势等等。除了卖房,绿中介提供了很多的附加值,但是,附加值是要收费的,只要和绿中介接触过的都应该知道2.4这个费率的。
本质上买房交易上可以分成3块事情(贷款属于另外一条线),找房源、签合同、办手续。
找房源这个事情价值比较大,价值1.5W吧;签合同,因为是居间合同,中介承担一部分责任,价值1W;办手续,由于流程相对复杂,特别是二手房,价值0.5W。
这样看来一套房的交易,支付3W已经是很高的了,但是绿中介按照比例来收很明显是有问题的,找房源、办手续,W的房子和0W的房子差距不会太大的。稍微有点差距的就是居间合同的担保责任,但也不能差了十几W吧。
所以,这个十几万,就是对服务支付的溢价,怕麻烦就一定费钱。
特别是在买房这个事情上,一下就十几万下去了。
对于服务的价值,每个人的估价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觉得值得的,当然可以继续找,绿中介来服务。
三、有优惠*策,不知道去利用
有个师姐,她们家去年买的房子,大家都知道的,每个城市都有人才安居*策的,师姐老公是博士后,肯定是符合*策要求的,就算不是顶级的那种可以优惠W的,买个房子省个几十万还是可以的。
但是,由于对*策的了解不清楚,本来可以享受*策优惠,没有用上,关键买个房子还把两个人的名字都加上去了。
每个人一辈子只有一次首房首贷的资格,两个人的话就是有两个这个资格,一套房子加两个名字,这个操作直接相当于浪费了一个资格。
如果以后都不买房换房了,也没有什么事情。
一旦想买房了,没有这个资格的话,付出的成本将多了很多,最简单的一个就是30%的首付,一般二套房都不会给到30%首付的。
所以,有了解*策的人引导一下的话,不仅仅能省几十万,还能知道之后买房能怎么办。
四、一手房,流行性的缺失
有个同事,以前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在那个城市买了一套房子,是一手精装的,买入价格,现在涨到了20,看上去不错,有了一定的涨幅。
最近碰到个问题,他现在不在那个城市居住了。
回到老家,谈了对象,想买个房子结婚,买好点的房子又没有太多资金,就想着卖掉这套房子。
现在卖的话,看上去还赚了点钱,但是一算,发现根本就是亏钱的。
由于买的期房,过了一年才能到房子,拿到房子之后办理产证又耽搁了一段时间,从下产证到现在,还不到一年。
没满两年的房子到市场上交易,是要交增值税的,连上几年的利息加增值税,算下来还亏了个十来万。
新房意味着锁定了一定时间内的使用价值和流动性,带来价格上的优惠。
如果这个同事当时买了个二手房,那么流动性显然比一手期房好了很多。
变现的话也不会出现这十几万的损失了。
每个坑都是钱总结
为什么有的人买房子赚钱,有的人买房子亏钱?
无非就是做到了,对未来预期有准确的预估,在细节上做得更好。
一套W的房子,利用好首房首贷、找费率低的中介、研究好自己可以利用的*策、远离远郊精装一手楼盘,基本上就能少花费好几十万了。
同时,这四个案例也告诉我们,买房子里面的决策有多值钱!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