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云德
家是人们身心寄托的栖息地,住房是中国百姓最重要的家庭资产,仅此而言,搬家对每个家庭都应算作特大的好事喜事。以《诗经》“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为证,说明鸟儿脱离深谷、飞往大树必有飞*腾达之意,所以后人总以乔迁之喜向迁居者道贺。
然而,具体到每个家庭搬迁的过程,当事人遇到的诸多喜忧参半的烦恼,有时甚至不亚于乔迁的喜悦。
民间有句谚语,说:让谁一天不痛快,同他吵架;让谁一年不痛快,劝他盖房。足见盖房与迁徙是件十分辛苦的事。尽管现代社会除了农村和偏远城镇之外,住房自建的情况已基本绝迹,但统建或商建住房的搬迁,同样仍是普通家庭耗神费力的宏大工程。个中的琐碎、苦恼与艰辛,如若不是亲身经手,旁观者绝对难以体会。
相对说来,物质匮乏年代的搬家最为轻松。那时节房子统一分配,等待分房需要排队若干年,一家三代望穿双眼若能得个两居室,早就谢天谢地、喜不自胜了。当年的房子四白落地,水泥地面,讲究的最多在厨房、厕所安个排风扇,一般家庭拿到钥匙稍作清扫则直接搬迁入住。搬家也十分简单,找个板车或三轮,拉上旧有的生活用具、桌椅板凳和床铺,富裕些的再买个大衣柜,往新房四角一摆,乔迁之喜基本齐活。如果新房不是筒子楼,有个独立卫生间,那简直就算烧了高香,全家人可以心满意足地兴奋好大一阵子。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唯一的变化就是有些住户多了个组合柜,或者增添了个小冰箱或黑白电视机,那肯定已是百姓居家的顶级配置。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进步,百姓的住房条件得以快节奏、大幅度改善。搬迁的烦恼也就随着物质的丰富而渐次增长。当年的福利分房虽然依旧排队,但锦上添花的喜庆很快超过了雪中送炭的救急。新建房源迅速增加,过去只有单位领导掌握的少量且急需的房源分配权,逐步被络绎不绝的登门求情与说情蜕化成沉重的权力负担。分配的难度与平衡的压力,让领导们望而生畏,促使各类分房委员会纷纷建立起来。把分房支配权交给大伙推选的分房委员,把细化的分数置于阳光之下,矛盾得以彻底化解。房屋分配的分数,大致按职级、工龄、进单位年限、独生子女、户籍人口等条件逐一核算,以求分差的相对公正。但由于房源的差别与分数级差极不成比例,因而,相似的条件可能得到的住房相去甚远。本人为数不多的几次分房,就碰到过两次分值与结果大为背离的传奇性经历。一次因比同事晚两个月到岗,0.2个积分对应的却是大小不同的两套房源,最终分到的房子比对方少了30多平方米。类似的情况绝非偶然。因为任何细微的差距,都有可能遇到平房与楼房、筒子楼与单元房、合住与单间、市区与远郊之类的巨大差异。因为房源与申请者的比例以及新建房与腾退旧房之间的较大落差,决定了程序性的公正有时也会遭遇令人哭笑不得的戏剧效果。
另一次是与别人分数相同,恰巧碰上同分值的同事患有严重脊椎病,行走困难,只能礼让对方优先选房,结果自己只能搬进同一规格、同一单元的六楼顶层。未曾料,顶楼一住故事多。混砖楼的顶楼属于管道层,推门进屋第一眼,纵横交错的管道让人有种误入工厂车间的错觉。先不说管道的包装既费钞票又不美观,仅就每年的冬季供暖,家里的阀门就要随时向锅炉房检验师傅开放,每次升温都须放气,不然,楼下的邻居屋内温度上不来。所以每年冬天,家门口经常能看到邻居贴上的恳请放气的小纸条。到了夏天更加难过。早年的楼房房顶只在牛毛毡上铺一层沥青,没有任何隔热设施,顶楼的温度比楼下至少高出5℃,每天下班回家一过五层,立刻就会感觉一股热浪滚滚袭来,因而,整个夏天空调必须全天候开动。屋里炎热一点尚且可以忍受,漏雨却是真正无可逃避的灾难。搬进新居头两年相安无事,过了第三个年头的某个夜晚,楼外风雨交加、大雨滂沱,忽闻屋内滴水之声清晰入耳,开始没往漏水上想,待床头出现滴水之后方才惊醒。起床一看,室内三处漏雨,客厅已经汪洋一片。于是,家里的脸盆、水盆统统派上用场,一夜流水不断线。第二天,到物业报修,维修师傅过来看了一眼,双手一摆,无可奈何地表示毫无办法,只能等到雨季过后才能揭顶重做防水。这样的事情持续遭遇了许多年。总是今年这里修好,明年另一处又漏,室内听雨、观雨、接雨,成了一家人每年夏季绝无诗意的必备景观。后来有了小外孙,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家伙,看到屋顶有水滴滴答答落到盆里,感觉十分好玩,兴奋地围着水盆不停转来转去,一会儿用手、一会儿拿个瓷碗接水,再一会儿干脆直接把脚放到盆里。隔天,雨停了,小家伙好奇地看着房顶斑驳花哨的水迹图形,依然故我地拿个水盆放在下面,对于房顶无水滴落而困惑不已,嚷嚷着非要接雨不可,生生把全家人房屋漏雨的苦恼演变成一场极具娱乐性的游戏。
新世纪前后,国家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各种房地产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福利分房也逐渐被商品房和经适房所替代。抑或整体核算,抑或纯粹为成本计,毛坯房成了新建住宅千篇一律的基本标配。地产商的成本固然降低了,但住户的麻烦与苦恼也就随之接踵而来。从新房交钥匙的那天开始,新住户就要满世界寻找装修队,不厌其烦地逛遍全市各个家具城和家装市场。面对一个全新的陌生领域,入住者必须迅速学会诸如沙灰指标、水管及阀门尺寸、瓷砖硬度与防滑指数、板料材质和家具甲醛含量等建材常识,还必须学会货比三家、学会与不同的商家娓娓砍价,不然的话,你家的装修就可能既贵又次,且充满有害物质,而且一时半会还没有让你改正的机会。记得自己方庄换房时,给孩子买过一个复合板书桌,最初觉得刺鼻的气味当属新家具共性,后来从报上看见有关甲醛超标的报道,方才大梦初醒,知晓经久不散的气味来自超标的甲醛。想着近些年身边不时出现的因新居甲醛超标导致的白血病案例,着实把自己吓得不轻,尽管立刻给孩子更换了书桌,但直到今天仍心有余悸,十分庆幸且感恩孩子没有因为那可恶的书桌落下什么不适症状。
毛坯房的供给,美其名曰为满足每个顾客的家装个性,实质上一股脑把建筑商理应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义务,毫不负责任地甩手转嫁给了客户。谁也不去管这种转嫁,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和严重环境污染。即使不计每家每户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仅就每个住户分散投放的装修垃圾,以及新迁楼房持续数年、此起彼伏、令人神经颤栗的装修噪音而言,它们对于住户生活安宁和邻里关系的影响,及其由此造成的环境与噪音污染,无形中给现代城市生态和居民幸福指数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搬家或许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枝末节,但若由此联想到其他相关饮食卫生、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等领域的类似问题,深感生活在变革时代的普通百姓过得的确不易。因为大家必须懂得辨别各类真假商品和货币,必须懂得食品和生活用具的各种参数,必须有一副火眼金睛,掌握十八般武艺来保障自己的饮食、财产和信息之类的安全与权益。单从搬迁连带的苦恼这一个案出发,如果能够换个思路,注重并强化源头治理,压实主管部门责任,不用叠床架屋,只需在法制和规范上做透文章,岂不就可以把公民从那些烦琐的生活纠缠中解放出来,以期有效舒缓他们的身心负荷,进而心情舒畅地从容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与幸福?!
落花乱
周所同
喜欢或爱,先从拒绝开始
万物皆有自己的深渊
敢于下坠,才看见危险的云彩
知道的愈多相信的愈少
智者从不雄辩,比如顺从的草木
一边匍匐一边生出尖刺
落花不是凋零,是迷离的美
和暴力,可以摧毁一切
回得去的故乡
韩浩月
暑假到了,往年的这个时候,大概率已经在老家度假,带着家人。没错,已经有不少年,我是带着度假的心情回故乡的。诗人曾说,“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故乡无疑是一个人最了解不过的地方了,但是,在离乡二十余年后,我反倒觉得,故乡到处都是景色。
这几年,每逢假期,催促我回乡的,是我12岁的女儿,她喜欢老家的美食,也喜欢我带着她,在老家的矮山上、栗子林里、沿河公园中散步,去认识一些茂盛的树木与花草,去见她老爸的亲戚朋友,去县城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老家的生活,节奏很缓慢,或许她是喜欢上了这种缓慢的生活节奏。
对我而言,所谓的“乡愁”,已经淡化了许多。有人曾说,“所谓乡愁,就是你离开了某个地方之后会不停地想念它”,这算是对乡愁最通俗易懂的解释了。我倒不是因为“想念”才回故乡,而是觉得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动作,有了较长的空闲时间,就愿意回老家生活一段日子。当这样的日子变多了,乡愁自然也就淡了。
关于乡愁,我在不同的年龄段,有过不同的认识,前不久和朋友聊天,再次谈到乡愁话题,忍不住脱口而出一句话,“这几年脸皮变厚了,有事没事总往老家跑”。说完之后,把自己吓了一跳,家乡是自己的家乡,应该是想什么时候回就什么时候回,和脸皮厚薄有什么关系?
回忆起来,还真有关系。记得二十多年前离开家乡的时候,其实内心是犹犹豫豫不想走的,但一轮轮的送行酒喝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想走就有点耍赖皮的意思了。家乡人希望你走,是希望你能有一个好的前程,但对于游子来说,走可以,但回来时必须得带着点成绩,否则,就显得有点辜负了家乡父老。
年轻时不懂人生,曾经好几年除了春节之外,别的时间不愿意回家乡。不敢回的原因很简单,还是出于一种“未曾衣锦,不敢还乡”的顾虑。现在想想,多傻啊,那么古老的传统,那么陈旧的观念,你要是太过重视,就是给自己戴上纸枷锁了。真正的亲人和朋友,不会在乎你在外面混得好不好,人返家如鸟回巢,天经地义。
三十来岁,思想尚不成熟,返乡时偶尔陷入复杂混乱的情绪当中。在痛苦中左冲右突,终于摸索出了一个简单的办法——把自己当成家乡的游客,放假的时候回家乡住几天,随便逛随便吃,吃好玩好了拍拍屁股就走。依靠这一策略,我开心地混了好几年,虽然未免感觉有些自私,但也算一种自洽。不少人就是没有找到这种自洽方式,想回家乡而不能。
四十不惑,具体体现在处理家乡关系时,就是变得“厚脸皮了”,不再在意外界零星的评价。再说时代变了,家乡人的居住形式变得零散,人际关系相较以前也显得更舒服一些,没几个人在意你姓啥名谁。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变了,对家乡曾经失去的认同感,又一点一滴地积蓄在心里,“如果故乡不能给你安慰,异乡就更不能”,当我写下这样的句子,我知道,我已经与故乡彻底和解。
“家乡的味道在味蕾之上”,不少人都喜欢用这句话形容家乡,我也不例外,每逢还乡胖五斤,回老家,吃得好吃得美,成为最大的诱惑。但近几年变了,在对家乡美食依然热爱之余,开始有了愧疚心,这种愧疚感的主要来源,一是觉得自己没能为家乡做点儿贡献,二是对家乡的文化没有足够的了解,这么多年,自己一直浮漂于家乡之上。
所以,这几年,回家乡后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遍游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对产生过典故、古代名人留下过痕迹的地方,总是要多盘桓一会。也喜欢上了与家乡传统文化研究者长时间地聊天,更多地了解家乡的历史。走得越多,聊得越多,心里越安静,也觉得重新拥有了孩童时对家乡的单纯情感。
我不再认同“故乡是回不去的”这个说法。一个回得去的家乡永远在那里。尽管家乡在变,游子也在变,但两者之间风筝与线、水滴与河流之间的关系,永远不会变。风筝想要回到放飞者的手里,水滴想要重归母亲河,这是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当然,人与家乡的关系,是处在变化当中的。一直在家乡居住的人,和一直在外漂泊的人,也会对家乡产生迥异的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时光流逝,游子对家乡的普遍情感如日落和日出,在起伏之间,也有久远而恒定,终有一天,我们都会重新成为家乡的赤子。
处暑立年景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李建永
立秋以后,烦暑渐退,“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特别是到了处暑,天也渐渐凉了,夜也渐渐长了。俗话说:“处暑寒来觉夜长。”唐代诗人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诗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唐代诗人陆龟蒙《郊居》诗亦云:“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处暑,一般在公历每年8月23日或24日,今年是8月23日(农历七月廿六)11时15分59秒交节。处暑的处,音chǔ,读如础。《国语楚语上》有“处暑之既来”,三国韦昭注:“处,止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处暑做了这样的解释:“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名代张岱《夜航船天文部秋》亦讲:“处暑:处,上声,止也,息也。谓暑气将于此时止息之也。”
据《逸周书时训解》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大意是:处暑这天鹰会把捕到的吃不了的鸟陈列在地上,就像举行祭拜仪式一样;再过五天,气温开始下降,大地便有了肃杀之气;再过五天,庄稼大面积、多品种成熟,开始进入收割阶段。其中“鹰乃祭鸟”,《本草纲目禽部鹰》:“﹝时珍曰﹞鹰以膺击,故谓之鹰。其类以季夏之月习击,孟秋之月祭鸟。”“膺击”的膺,就是击的意思。《诗经鲁颂閟宫》有“戎狄是膺,荆舒是惩”,清儒马瑞辰通释“膺,击也”。“膺惩”“膺击”都是同意复词,皆乃伐击、打击之意。故鹰的命名同膺,取搏击之意,特别能战斗!关于鹰这种猛禽,在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惊蛰第三候“鹰化为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有“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比喻恶人表面上虽有所改变,但却改变不了其凶恶本性,故“鹰化为鸠,犹憎其眼”,化典极妙。第二次是小暑第三候“鹰乃学习”,“学习”就是练习搏击,亦即李时珍所说的“以季夏之月习击”。第三次就是“处暑之日鹰乃祭鸟”。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淮南子时则训》有“孟秋之月……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明代刘绩补注“是月鹰搏鸷,杀鸟于大泽之中,四面陈之,世谓之祭鸟。用是时,乃始行杀戮刑罚,顺秋气也”,顺带还解释了“秋后问斩”之因由。
处暑伏不来。俗话说:“交了七月节,夜寒白天热。”又说:“处暑白露节,日热夜不热。”到了处暑,老天爷就把“暑”给叫停了。此其时也,数伏的日子基本结束了。说基本结束,是有的年份到处暑之前,末伏已经结束四五天了,比如“伏包秋,凉悠悠”的年份——最近一次“伏包秋”是年8月7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8月17日出伏,到8月23日处暑,末伏已经结束五天了;但有的年份过了处暑一两天末伏才结束——比如今年处暑是8月23日,末伏是8月15日到25日,处暑过了两天才出伏,故立秋后还有18个伏天——“秋老虎回头十八天”,也就难怪今年伏天特别热。不过,前述两种情况均属特例,一般年份都是在处暑之前,末伏就结束了。比如明年即年8月23日是处暑,提前三天在8月20日就出伏了。所以老话常说:“处暑伏不来。”这时候,过去农村家家户户的奶奶和母亲们,都在深夜油灯下飞针走线赶制夹衣。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七月》记述:“处暑中,向秋节,浣故制新,作夹薄,以备始寒。”“夹薄”,指加里子的夹衣,我的老家叫夹袄。“以备始寒”,说的是处暑后天气渐渐由凉转冷,然尚未大冷。俗话说:“处暑十八盆。”又说:“处暑后还有十八盆汤。”讲的是处暑后天气毕竟还是“温凉”,村里老百姓仍可以在家里洗上将近二十天的澡呢。
处暑定年景。在前面写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和立秋的时候,都曾写到“立夏看夏,立秋看秋”,从立夏时庄稼的出苗情况,可以大致看到整个夏季庄稼的长势如何;从立秋时大田庄稼的长势,亦可以大体判断出整个秋天庄稼的收成如何,所以俗话也说“立秋看年景”。但那毕竟是“看”。“节见节,半个月”,从立秋到处暑,也就是半个月、一个月光景,但是秋田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我们家乡塞北的玉米吧,立秋前后已经结出玉米棒子,但尚嫌嫩;到了处暑,玉米棒子有尺把来长,颗粒也晶莹饱满,煮的吃又嫩又甜——此时,判断玉米到寒露(10月8日)前后收割时的收成,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其他的大田作物如谷子、黍子,这个时候也都差不多长成了;如果此时还未秀穗,基本上就被当作喂牲口的一把草了。俗话说:“处暑不秀,白露不收。”又说:“处暑不出头,割的喂老牛。”还说:“处暑不出穗,白露不低头,寒露喂老牛。”因而,到了处暑,庄户人就基本可以“定”下这一年的收成。俗话说:“处暑立年景。”也说:“处暑定年景。”从立秋的“看年景”,到处暑的“立年景”“定年景”,一岁年景之丰歉,已然由大体估摸过渡到了相对确定。所以处暑前后,庄户人已经“成竹在胸”,家家户户都在修整粮仓。俗话说:“处暑满田*,家家修廪仓。”
处暑找黍子。到了处暑,在我的故乡晋北还有一个重要的“节目”——“找黍子”。“找”,音zho,读如照,遍地寻找的意思。俗话说:“处暑找黍子,白露割谷子。”黍子到处暑之后,已经逐渐成熟,但还尚未完全成熟。此时想吃新粱——*糕泡肉或油炸糕,就得在自家黍子地里寻找颗粒饱满的成熟黍穗,左手秉住黍子秆,右手从黍穗的脖子“关节处”轻轻一掰,嘎巴一声脆响,沉甸甸的黍穗随即挂到右肩上……这就是“找黍子”的整个流程。然后,把“找”回来的黍穗——由于量少(大约两三公斤吧),用双手揉搓揉搓,吹净,晒干,上石碾子去皮磨出*米,再磨成面,做成*糕,泡在猪肉、粉条、豆腐、白菜、胡萝卜等“混搭”的大烩菜中,吃一口,咯咕一声,那叫个香啊!吃*糕时,一般也会包几个小红豆馅糕、花菜馅糕、红糖馅糕,过烧红的胡麻油一炸,就是*灿灿的油炸糕。俗话说:“好看不过素打扮,好吃不过家乡饭。”真乃至理名言。至于时鲜水果,大枣此时白里带红,已经可以解馋,当然,到秋分时节就更好吃了。俗话说:“处暑枣红圈儿,秋分落了竿儿。”此际,火红的石榴挂满枝头,咧嘴微笑露出排列整齐的红宝石。俗话说:“处暑石榴口正开。”秋是收敛季节,石榴“生津止渴,收敛固涩”,恰当其时。
山高水长秋色里(国画)吴天成
原标题:《云德:搬家
《孺子牛》文学副刊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