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之后,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些老人的晚年很心酸。
在老人之间流行着一句话:“养老还得靠自己”。这句话说出口很容易,但是没有钱作为底气,就变成了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
我们人生的上半段为了工作养家,为了面子,为了生活,为了成为子女的依靠,颇费周折。
人生的下半段,我们依然要有能力成为自己的依靠,做好规划,为自己而活。如此,才能获得一个安稳祥和的晚年。
72岁的陈大爷最近后悔不已,只因两年前自己卖掉了老房子,换了一套大三居与儿子同住。
最初有换房的想法,是因为老两口给儿子买的婚房,儿媳一直嫌弃偏远,上班不方便。时常会和儿子抱怨,而这抱怨声自然传到了老两口的耳中。
老两口想着自己家的老房子在五楼,随着年龄增长两个人的腿脚也越发的不好,也是有心想换个电梯房。
于是老两口想着,不如把儿子的房和自己家的老房子都卖了,合在一处正好买个大三居,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岂不是更好。
说了这个想法之后,老两口本以为儿子他们会欣然同意,没想到小两口却不想卖自己现在的婚房。
说现在这块区域虽然有些荒凉,但是看规划,预测以后是会升值的,现在卖了得不偿失。
陈大爷老两口没有办法,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拿出自己的积蓄,再加上卖老房子的钱,换一个大三居。
刚换了房子,老两口和小两口都是喜气洋洋的。这回买的房子特意选了离儿媳工作近的地方,特别是还有一个学区,但价位上就贵了一些,算是掏空了老两口的养老钱。
陈大爷老两口以为这下晚年有靠了,既能够住上方便宽敞的电梯房,又能和儿孙共济一堂,热热闹闹地享受天伦之乐。
等身子不方便了,和儿孙住在一起心里有底,也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这房子买的真是值。
可是相处久了,老人的习惯和年轻人毕竟是不同的,相互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凸显了。
两位老人已经70岁了,可是因为儿子儿媳下班的时间晚,等到他们做完饭、吃上饭,都得7:30以后了。
可是两个老人已经习惯了,每天8:00准时睡觉。所以,这对于老两口来说的人生大事,吃饭,既借不上儿子儿媳的光,还要帮助小两口准备一些可口的饭菜,反倒把两个老人累得够呛。
老人和小两口的矛盾很多,虽然都不是本质上的问题,但也看似无解。
就拿作息规律这一件事来讲,等到周末的时候,老两口早上5点就起床了,却要躲在卧室里,不敢出去到厨房做饭,也不敢弄出声响。
儿子儿媳睡觉轻,有了动静,被吵醒了,有时就会摆脸色给老两口看。可是小两口晚上睡得晚,早上却一觉能睡到九十点钟。
老两口节俭惯了,看到小两口每天都拆一些快递,买一些东西回来,忍不住要上去问问价格。
渐渐的儿子儿媳,对待老两口也不如最初那样热情了。这让陈大爷老两口心里很不舒服,却又有苦难言。
当然这并不是最关键的,让72岁的陈大爷后悔不已的是,就这样不咸不淡的相处了两年后,陈大爷的老伴然突生病,需要动手术治疗。
可是买房掏空积蓄了老两口的积蓄,老伴看病,医院。可是就是这不到十万元,自己却拿不出。
以前自己独住的时候,老两口每个月顶多花个块。这两年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两个人的退休金攒不下,每个月攒个块、块的,就是好的了。
儿子儿媳说没钱,只拿出了三万块。老两口又去借四五万块钱,终于是把这病看上了。手术很顺利,也好在有医保,出院结算还退回一些。
但事到如今,陈大爷两口子算是心寒了。自己倾家荡产添置了房产,今后也是留给儿子的;退休金也都补贴到了儿子的小家庭里……
可是这一病,眼瞧着指望儿子养老,这事儿有点悬。可是,现在自己手里没钱,那养老钱都补贴到新房里去了。
有句老话讲,人过60不置业。人到晚年,最重要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些养老金,和预防生活风险的钱。而不是把自己掏空,去期待那些未知的美好。
并且陈大爷有老伴,两个人还都可以自理,可以在生活上相辅相成,互相照顾。并不是说像一些单身的老人那样,一个人生活孤单,怕哪天即使自己离去了也无人知晓。
人到晚年,两人有个伴的,建议还是不要和儿孙同住了。毕竟生活方式也不同,俗话讲远香近臭,长期住在一起矛盾不可避免。
再者,人老了改善性住房是可以买的,但是自住的不宜买期房,不宜贷款,不宜买太大的,切忌不要掏空自己的养老金。人到了一定年岁,就不要做超乎能力的事了。
老了爬不动楼梯了,可以买个能力范围内小一点的房子,也可以选择把现有住房租出去,再自己租一个一楼或带电梯的房子住。
其实,新加坡有一个养老模式:乐龄公寓+临终护理。以房养老,也许以后可以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