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都市时报」
房子不是你想买就能买!
9月刚过半,
昆明就有近40起购房行为
因遭银行拒贷而终止,
且拒贷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一些案例对购房者来说,很有参考价值。看完他们的故事,想买房的你可以参考一下。
半个月55起退房其中38起因遭拒贷
昆明市房产信息网信息显示,9月1日至9月16日,昆明有55起退房。都市时报·大象房鉴所记者统计,其中有38起退房是因购房者遭银行拒贷、退件产生,平均每天有超2起购房遭银行拒贷。
拒贷原因涉及诸多方面:
共有人提交贷款材料过程中,口述的婚姻状况与户口本实际不符,不符合贷款条件,被拒贷。
买受人资质较差,银行要求客户提高首付比例至30%,客户资金不足,无法增加首付款,被拒贷。
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是未婚男女朋友关系,根据银行相关规定,双方以恋爱关系申请一手住房贷款的,不动产权证书需登记男女双方姓名。但现商品房买卖合同登记备案表只有借款人一方姓名,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被拒贷。
买受人名下存在小额贷款逾期记录,被拒贷。
客户存在小额贷款笔数过多等综合因素,造成征信评分过低,被拒贷。
还有一起,客户因为有元是从借款平台上借出的,被中信银行拒贷。后客户换浦发银行办理,因房源总价高、贷款高,购房者直接申请换房。
可见,首付非自有资金、征信差、流水不足、首付款来源不明……这些都是银行拒贷的原因。目前银行对个人购房贷款审核的严格程度可见一斑。
被拒贷后意向金和定金能退吗?
被拒贷已经很不幸了,那么,对于被拒贷的购房者来说,还有一件事很重要:之前交付给开发商的意向金和定金能退吗?
记者采访了3名不同项目的置业顾问,他们均表示:意向金可以退,定金原则上退不了。一名置业顾问介绍,目前昆明市场上的购房定金一般是3万—5万元,也有高达20万元的。“如果购房者购买的楼盘还没有拿到预售证,我们就不会让客户交定金,因为这是违规的。一般我们会采取交意向金锁定房源的做法。这种意向金是可以退的。但,如果楼盘正常销售,购房者交了钱,签了认购协议,这种就叫定金,定金原则上是不退的。”
置业顾问还补充:“具体能不能退,要看各个开发商的情况,有的开发商只要购房者说明拒贷原因,写清情况说明,协商沟通,也会给退。”
由此可见,购房者在交定金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征信记录,准确判断是否能贷下款来,以免因拒贷又退不了定金而遭受损失。
昆明房价已连降3个月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昆明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和二手房价格环比都下跌,这已经是昆明住房价格连续3个月下跌了。
8月份,昆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4%、同比上涨2.4%;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6%、同比上涨2.4%,跌幅全国第一。新房、二手房涨跌幅非常接近。
可以看出,虽然新房、二手房价格指数在下降,但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昆明房价依然是保持上涨的。
昆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连涨已超过2年,今年6月开始首现下跌,至8月已是“三连跌”。不过,8月昆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跌幅较7月份略有收窄,房价企稳。
具体到销售面积段来看,昆明8月新房中,面积段为90—平方米的销售环比降幅最大,环比降0.5%,同比上涨2%;其次为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环比下降0.4%,同比上涨4.3%;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环比下降0.3%,同比涨2.6%。
此次昆明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6%,跌幅全国第一,同比上涨2.4%。
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平方米以上的户型,环比下跌1.5%,其次是90平方米以下的,环比下跌0.6%,90—平方米的户型价格指数下滑0.1%,价格比较稳定。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当前价格持续下跌的楼市大环境,尤其是全国楼市都在降温的大背景下,昆明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情绪比较严重,本地市场热度进一步降低。
不过该人士也表示:“虽然连续跌了3个月,但每月跌幅不大,从数据也能看出来昆明楼市还是有基本面的,价格较平稳,不存在崩盘的可能。”
今年上半年昆明房价收入比下降
那么对于昆明购房者来说,今年的购房压力如何呢?
房价收入比,通常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用来衡量买房难易程度。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之间为合理区间。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的座重点城市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平均房价收入比达12.9,较年房价收入比13.2下跌2.6%。整体来看,上半年房价收入比持续回落,居民购房负担进一步减轻。
据该中心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城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昆明房价收入比为12.2,低于城平均水平,排名43,年昆明的房价收入比为12.4,上半年与年相比下降1.08%。
诸葛找房分析,未来,随着中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地方政府因城施策,调控政策层层推进、面面俱到,整体而言房价水平将会逐渐趋于稳定发展。
同时,随着全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政策规划利好,人们的收入水平将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加强解决住房困难、供需矛盾等结构化问题,人们购房压力将会持续降低,房价收入比大概率也将会延续下行态势。
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姜洁
审核:祝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