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预定的文章,作为《干眼病话题》的总结。很难,两头为难,我尽量努力,幸亏不是写教科书,以后还可以不断完善...
一、“干眼”如同“腰酸、背痛、心累、头大”,很难界定疾病与生理的界限,既期待患者客观看待,也期待医者规范诊疗。只有双方都理性了,才不会踏入过度医疗的陷阱。让我感动与敬佩的是:中国干眼病学组的几位大咖,于今年达成了《专家共识》,首次把“干眼病”改称为了“干眼”!
我国“干眼”的发病率显著而快速的上升了,据科研说达3亿之多。我不认为形势如此糟糕,而是:
1、医患双方都重视了
2、
二、干眼和个体感觉、情绪密切相关,因此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往往不成正比。由此引出两个医学伦理话题:
1、与主观感觉相关但无客观依据的,不诉不理。意味着,哪怕临床发现是干眼,患者若不提,就别轻易的去送诊断。干眼病的检查手段有很多,但必须建立在患者有主诉的基础上。干眼病话题2--表现与检查
2、医者应当避免诱导性提问,而应采取开放式提问,这是任何疾病问诊的原则。比如:
“您觉得眼睛干吗?”这是诱导性提问。
“您眼睛有哪些不舒服呢?”这是开放性提问。
敏感的患者一经诱导,往往会夸大主观感受。
迟钝的患者无动于衷,往往会低估客观疗效。
三、干眼往往与过敏、感染、视疲劳混杂在一起、且互为因果,提醒医患双方:既不要忽视其他病因,也不要忽视眼干的事实。这个度如何把握,凭患者的理性和医者的良心了。请体会一下...
四、科研发现,干眼病好发于老年人、女性。但实际工作中,干眼以办公室人群为主。说明啥?干眼病话题1--序言与病因
1、老年人宽容、女人吃苦耐劳!(Sj?gren综合征,不在此讨论)
2、用眼过度造成泪液蒸发过快,是重要诱因。
3、主观感受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子!
五、干眼病的药物不断迭代更新,人工泪液仍是首选。干眼病话题3--治疗
人工泪液好比化妆品,没有新旧优劣之分,以个体感受为要,您觉得舒服的就是好的,这就是“个体化治疗”。可惜很多时候,患者无权选择...
六、欧美病人常抛出一个挑战性问题:“这个病不治又会如何?”对主观疾病而言,还真蛮有意思的:
眼干、腰酸、背痛、心累、头大、老娘烦死了,治不治又如何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