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用眼预防近视举行发布会。针对疫情期间青少年线上学习时间增多导致近视,学龄前儿童和上班族也出现看动画片时间过长和线上会议增多等用眼出现问题等给出指引和建议。
疫情期间增加户外活动,与防疫不矛盾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其中特别提到应该增加户外运动。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解释,适当的户外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日间活动不仅能够预防近视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孩子能起到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指引》中专门提到,要增加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提倡在空旷、通风、人员不密集的地方增加户外运动,这样有利于预防近视,这和疫情防控是不矛盾的。
王斌建议,在复课之后,对于孩子们的近视防控还是要做到“户外分钟”的原则,最好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
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说,应该更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复课后,学校的体育课和30分钟的大课间,应该保证孩子们能够在户外活动。同时也确保错时、错峰增加学生体育活动的距离。
应该保证孩子课间确实能够走出教室,不要在教室里。放学以后保证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之后再做作业,增加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增加户外孩子们和阳光接触的时间,对孩子们这段时间预防近视非常重要。
2小时户外运动,是孩子不近视的关键,运动的是胳膊腿儿,受益的也有眼睛。
电子产品免不了,怎么办?
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介绍,选择视频工具要坚持“宁大勿小”的原则,选择顺序依次为投影、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
使用电子产品遵循的还是要强调“20-20-20”口诀,看屏幕20分钟以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也就是6米外20秒以上。
屏幕的大小、显示屏的刷新率和使用距离不当也容易造成视疲劳,进而引起近视或者干眼症等眼部疾患,而显示器分辨率的高低一般不会引起视疲劳。
建议屏幕的参数设置:高度在眼球和视频中心保持水平或者略低的位置。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阴级射线显像管CRT显示屏的刷新率一般是75-85赫兹,如果是液晶显示屏,没有必要调整刷新率。
此外环境光线要适宜,晚上使用电子产品时,需要开灯并且将屏幕的亮度调暗到30%,可以设置绿色背景的屏保壁纸,以缓解眼的疲劳。
爱眼护眼,这些误区要绕开
在发布会上,魏文斌提醒公众注意现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过度防蓝光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对蓝光危害的过度解读,防蓝光和视疲劳与近视防控应该说没有直接关系。
蓝光分为长波蓝光和短波蓝光,只有短波蓝光才会影响眼睛健康,但这需要长时间、高强度、不间断照射,质检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有害的短波蓝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电子产品,没有必要加装防蓝光设备。
误区二:用药控制近视进展
目前国内还没有提高视力和控制近视发展的药物推广。近年来,确实有研究发现,低浓度的阿托品,也就是0.01%的阿托品,可以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但是低浓度的阿托品眼药水也不是神药,有一部分儿童点了低浓度的阿托品以后会出现怕光、近距离看东西不清,阿托品过敏反应等情况。还有一部分孩子点了0.01%的阿托品眼药水,也不能够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
所以不要只依赖眼药水来防控近视,减少近距离用眼,注意用眼姿势、增加户外运动才是防控近视最重要的方法。医院做健康检查,监测近视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干预。
误区三:防近视靠“挤眉弄眼操”
疫情期间确实出现一些“挤眉弄眼”还有“歪头斜脑”,以及各种转动眼球为主的眼球运动操。这种运动其实是眼外肌的运动,对有一部分需要训练双眼视功能的、斜弱视的小朋友有一定帮助,但是不能够很好地缓解眼内肌肉的疲劳,因此不能减缓近视发展和视疲劳。
防控近视还是应该强调“20-20-20”口诀,也就是说看近20分钟,注视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这样才能使眼内肌肉得到放松,从而缓解视疲劳。
误区四:戴眼镜加深近视
戴眼镜加深近视度数的论断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而且有可能延误近视的治疗。近视是不能自愈的,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有一部分是病理性近视,是致盲的重要原因,青少年近视治疗最关键的目的是阻止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因此一旦确诊近视就应该干预。
建议度数大于度就应该佩戴眼镜,医院进行鉴别,通过睫状肌麻痹以后,散瞳、验光可以区分诊断真性近视还是视疲劳和假性近视。真性近视不能通过仪器训练等方式恢复。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