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干眼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6位国医大师治中风验方,值得收藏
TUhjnbcbe - 2021/10/27 20:53:00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邓铁涛:羚羊角骨汤

羚羊角骨25g,钩藤15g,白芍12g,地龙12g,石决明30g,天竺*10g,云苓10g,杜仲12g,牛膝15g。

平肝息风。

中风中腑,辨证为肝阳亢盛者。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邓老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应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内动,湿痰、瘀血内阻,或虚阳浮越而发病。中腑者多经中脏转轻而出腑,或中经络转重而入腑。中腑多以神清或神情默默、善悲而哭、半身不遂或但臂(腿)不遂、失语或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大小便失禁、关格为主要表现。肝阳亢盛证则兼有舌质红绛或艳红、苔*或腻腐,脉必弦而有力,或兼数。此方以羚羊角骨为君药,主入肝经,咸寒质重,善清泄肝热,平肝息风,镇惊解痉;联合钩藤、地龙、石决明,助君药平息肝风、平抑肝阳。白芍养血敛阴,天竺*清热豁痰、安神定惊,云苓益气安神,杜仲、牛膝均入肝经,可补益肝肾,活血通经。兼热盛者,可加*芩、莲子心、石膏;兼痰者,加胆南星、全蝎、僵蚕;兼失语者,加全蝎、石菖蒲,或合至宝丹。

朱良春:镇肝息风汤加减

怀牛膝30g,生代赭石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乌梅15g,生龟甲15g,玄参15g,天冬15g,*芩15g,茵陈15g,天麻10g。

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中风急症。见突然昏仆、口眼歪斜、神志模糊、头转向一侧、舌体与头向同侧歪斜、舌质红、苔*燥、脉弦大等症。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此方在镇肝息风汤原方基础上用乌梅易白芍,治疗中风急症,屡收著效。朱老指出,镇肝息风汤旨在镇、降、肃、敛,以镇、降、肃折其病势,以酸敛真阴而防其虚脱,益阴潜阳,敛正祛邪,用之对证,屡见效验。乌梅敛肝远胜于生白芍,且涩精气功同山茱萸,故以乌梅易白芍,乃因白芍敛肝力微不易见功,拟乌梅、龙骨、牡蛎同用,疗效更胜一筹,颇能提高镇肝息风汤治疗中风急症的疗效。

任继学:活络化浊散

槐花5g,葛根5g,白蔻3g,大*3g,瓜蒌5g,厚朴5g,地龙3g,川芎3g,红花1.5g,豨莶草10g。

化痰降浊,活血通络。

共为细末,每日1剂,温水送服。

任老认为,中风后期以五脏虚损为主,但也有湿、热、痰、瘀等邪实的表现,任老多责之为嗜食肥甘、素体肥胖之人,因肥则腠理致密,脂膏堆积于内,附于脉络,气血不通,积损为患。故临床常见肢瘫言謇、头晕肢麻等症。方中槐花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大*凉血解*,逐瘀通经;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厚朴可燥湿消痰;地龙性走窜,善于通行经络,与川芎、红花等配伍,加强活血之效:豨莶草归肝、肾经,祛风湿,利关节。临床上若伴有高脂血症者,则加桑寄生、茺蔚子、*精、灵芝、生山楂等以降脂化瘀:若过于肥胖者,则加滑石、泽泻、木通、茯苓皮等利水除湿,痰浊尽除,气血通畅,则病自愈。

李振华:复瘫汤

生*芪30g,白术10g,陈皮10g,旱半夏10g,茯苓12g,薏苡仁30g,木瓜18g,泽泻10g,节菖蒲10g,郁金10g,丹参20g,川芎10g,乌梢蛇12g,炮山甲10g,甘草3g。

健脾益气,化痰通络,活血化瘀。

中风之脾气亏虚、痰瘀阻络者。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李老治疗中风病,在辨证论治前提下,始终贯彻重视后天脾胃、重视整体调节的学术思想,认为痰浊内生是中风病的重要发病基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多久坐少运动,且喜肥甘厚味、嗜酒过度,均易损伤脾胃,使水湿停留,聚积生痰,阻滞经脉,蒙蔽清窍;或痰郁化火,痰火上攻,横窜经络,扰乱神明,则发为中风。方中生*芪、白术补气健脾,白术、陈皮、旱半夏、茯苓、甘草取六君子汤之意,配薏苡仁、泽泻健脾化湿以治本,加以活血通络之品共奏全功。

李辅仁:安脑化瘀汤

生石决明30g(先煎),白蒺藜15g,茺蔚子10g,天麻15g,丹参20g,*参20g,生*芪20g,*精15g,当归尾15g,郁金10g,菖蒲10g,制何首乌15g,川芎10g。

益气养阴,平肝息风,化痰活血。

脑梗死之神清后。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李老认为,脑血栓形成大多是老年人元气不足,脉络空虚或痰湿内壅,风邪乘虚而袭,致使气滞血瘀、阻遏经络而发病。方中生石决明、白蒺藜、制何首乌、茺蔚子、天麻伍用,功专重镇平肝潜阳,兼以柔肝益肾、滋水涵木。*参、生*芪伍用,*参甘温补中而偏于阴,生*芪甘温补气而偏于阳,二药合用,扶正补气。生*芪、*精伍用,*精滋阴填髓、调和五脏,配生*芪补中益气、填精益阴而安脑,补气而不燥,养阴益中气而不滋腻。郁金、菖蒲开窍宣痹、行气解郁,当归尾、川芎伍用为佛手散,行气活血,散瘀养血。全方益气养血,活血祛瘀,益肝肾,安脑髓,通脉络。复视、眼睑下垂,则加鹿角霜、桑椹、谷精草、蔓荆子、密蒙花以养肝明目益肾;心悸气短,加*参、天冬、麦冬、五味子强心生脉。

张学文:脑窍通方

麝香0.1g(冲兑),丹参15g,桃仁10g,川芎12g,赤芍10g,白茅根30g,石菖蒲10g,三七3g,川牛膝30g。

活血开窍,利水醒脑。

脑出血或其他脑外伤、热病所致之颅脑水肿、颅内高压、神志昏迷或小儿脑积水及脑肿瘤等颅脑水瘀证。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此方取王清任通窍活血汤之意,方中丹参、桃仁、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消散瘀血;三七既化瘀又可止血,防止出血;麝香、石菖蒲芳香开窍醒神;白茅根清热止血,利水护肾;川牛膝滋益肝肾,引血、引水、引热下行。全方合用,具有化瘀止血、开通脑窍、苏醒神志、利水降颅压等作用。临床上可随症加减,如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或伴有脑水肿者,应去麝香,以防其辛香走窜破血太过,再加三七粉0.1~0.2g(冲服),水蛭6~9g以行血止血。

本文节选自《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丛书:心脑病分册》一书

相关阅读:

国医大师张琪老先生的中风病治疗十法

中风论治十法

(一)涤痰清热,通腑泻浊,祛瘀开窍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脏腑(多为脑出血),症见猝然昏倒神志不淸、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两拳握固、大便不通、面红溲赤、烦热气粗、痰声如拉锯、发热、血压偏高、舌绛干、苔*腻、脉弦滑或弦数有力等。

辨证属于痰热内阻,腑实不通,清窍闭塞之阳闭证。

常用方:涤热醒神汤(自拟方)加味。

药物组成:半夏、胆南星、橘红、石菖蒲、郁金、*芩各15g,生地25g,麦冬20g,玄参20g,生大*15?20g,芒硝15g,水蛭10g,三七10g。抽搐加全蝎5g、蜈蚣1条。

方中半夏、胆南星、橘红化痰,*芩清热,菖蒲、郁金开窍,生地、麦冬、玄参滋阴清热,大*、芒硝通腑泻浊,三七、水蛭活血止血,全蝎、蜈蚣驱风止痉。诸药相伍,共奏化痰清热、通腑泻浊、祛瘀开窍之效。

此外,开窍常配合牛*安宫丸1丸,4?6小时1次鼻饲或灌肠。或配合针刺人中、十宣(放血),以助醒神开窍。

(二)辛温开窍,豁痰醒神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入脏腑,症见神志不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声辘辘、静而不烦、四肢不温、面白唇紫、舌苔白腻。

辨证属于寒痰郁结,扰于心神,窍络闭阻(阴闭)者。

常用方:导痰汤加味。

药物组成:清半夏20g、陈皮15g、茯苓20g、甘草10g、枳实15g、竹茹15g、石菖蒲15g、南星15g、郁金15g、水蛭I0g、泽泻15g。

方中导痰汤豁痰开窍,痰除窍开则神志自然苏醒;加入水蛭意在活血通窍,瘀去则神方能清;加泽泻利湿以消除脑水肿,此为辨病用药之意。

临证常配合苏合香丸,辛香、透达以助开窍,用量宜大,每次可服2.5g重之药丸3?4丸,4?6小时1次,量少则药力不逮。但中病即止,以神清为限。

(三)益气阴,回阳救脱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脏腑,症见神志昏愦、半身不遂、四肢厥冷、手撒遗尿、大汗淋漓、呼吸微弱、脉细数等。

辨证属气阴欲绝,阳气欲脱者,此属阴阳离绝之证,诚为危候。

常用方:参附汤加减。

药物组成:红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5g、附子10g、生龙骨50g、生牡蛎50g。

方中生脉饮益气救阴,附片回阳救逆、强心固脱,生龙牡敛汗固阴。

(四)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经络,症见半身不遂、舌强语涩、头痛、面赤、心烦不寐、手足心热、血压高、舌红绛、苔*或白干、脉弦滑或弦数等。

辨证属于阴亏阳亢,心肝两经风火相煽者。

常用方:潜阳平肝汤(自拟方)加减。

药物组成:生地25g、玄参25g、酸枣仁25g、生赭石30g、珍珠母30g、川连10g、柏子仁20g、生龙牡各20g、甘菊15g、夏枯草25g、怀牛膝20g。

加减:便秘加大*15g;热盛加生石膏50?g;痰多加竹沥、胆南星、天竺*各15g;心烦不寐加阿胶15g、鸡子*1个(冲)。

(五)化痰袪风,活血通窍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症见舌强语謇、或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眩晕、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等。

辨证属于风痰阻窍,脉络瘀阻者。

常用方:《医学心悟》解语汤加减。

药物组成:白附子15g、石菖蒲15g、胆南星15g、远志15g、天麻15g、羌活10g、全蝎10g、木香7g、丹参20g、当归20g、赤芍15g、地龙15g、甘草10g。

方以解语丹化痰驱风通窍,加当归、赤芍、地龙、丹参等活血通脉,使血活脉通,痰祛窍利,中风自复。

(六)清热养血,疏风通络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经络,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头晕、手足麻木、或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微恶风寒、苔白少津、脉象浮滑或弦滑等。

辨证属血虚内热,风邪外中者。

常用方:大秦艽汤加减。

方药组成:秦艽15g、羌独活各20g、防风10g、川芎15g、白芷15g、玄参15g、生、熟地各20g、生石膏50克、当归20g、赤芍15g、苍术15g、甘草10g。

(七)疏风清热,活血通络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中经络,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酸软、头晕、口眼歪斜、舌质紫暗、苔白少津、脉象滑而有力、或兼数等。

辨证属风邪挟热人于经络,脉络瘀阻者。

常用方:疏风活血饮(自拟方)。

药物组成:钩藤15g、菊花15g、独活15g、*芩15g、生石膏40g、赤芍20g、全蝎7.5g、红花15g、丹参20g、川弯15g。

方中钩藤、菊花、生石膏、*芩、独活、全蝎疏风清热,赤芍、红花、丹参、川芎活血通络息风,此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二组药相伍,内活外疏,对风热交织、瘀血内阻之中风甚效。

(八)调气解郁,活血祛风法

本方法适用于中风,中经络,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胸胁满闷、善太息、心烦易怒、恶寒、兼有痰喘气逆、舌苔薄白、脉象浮滑或弦滑等。

辨证属于气机壅滞,外中风邪,经脉瘀阻者。

常用方:乌药顺气汤加减。

药物组成:乌药15g、川芎10g、白芷15g、僵蚕15g、薄荷10g、钩藤20g、菊花15g、麻*7.5g、橘红15g、枳壳15g、格梗15g、*芩15g、甘草10g。

方中乌药为主,疏风顺气,配橘红、桔梗调气和中,以川芎、白芷、麻*、薄荷、菊花、僵蚕活血袪风,*芩清郁热,甘草和诸药,全方合奏调气解郁、活血祛风之效。

(九)滋阴助阳,化痰通络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证见舌强语謇、肢体麻木无力、偏瘫不用、口舌歪斜、饮水呛、口干痰多、舌淡、苔白腻、脉虚弦或沉弱等。

辨证属于肾中阴阳两亏,虚阳夹痰上泛之证。

常用方:地*饮子加味。

药物组成:熟地30g、山茱萸20g、石斛20g、麦冬15g、巴戟天15g、枸杞子20g、石菖蒲15g、远志15g、肉桂7.5g、茯苓20g、丹参20g、桃仁20g。

方中熟地、山茱萸、枸杞、石斛、麦冬滋补肾阴为主药,辅以巴戟天、附子、肉桂以助肾阳,阴阳充则真元得以温养。肉桂、附子引火归元,使阳纳于阴。茯苓、远志、菖蒲化痰开窍,桃仁、丹参活血通脉。诸药相合,以达补肾助阳,化痰通络息风之效。

(十)益气活血,通经活络法

本法适用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语言不清、小便频数、全身无力、短气自汗、脉虚或缓弱、舌淡润等。

辨证属于气虚血滞,经脉瘀阻者。

常用方:补阳还五汤加味。

药物组成:*芪g、川芎15g、赤芍15g、当归15g、地龙15g、桃仁15g、红花15g、丹参20g。

方中以*芪为主药,补益正气,当归、川芎、地龙、桃仁、丹参活血,气充血行,瘀去脉通,则中风自复。

本文摘自《中国百年名中医临床丛书国医大师卷张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6位国医大师治中风验方,值得收藏